曼德勒因為東北角又一座海拔240米曼德勒山而得名。
這座曼德勒山以其眾多的寶塔和佛寺而聞名于世,100多年來,它一直是緬甸佛教徒最主要的朝拜圣地。
曼德勒是僅次于仰光的緬甸第二大城市。
城內有著大量的華僑聚居。
遠征軍第6軍作為先頭部隊進入曼德勒的時候,受到了英國人,緬甸華僑,還有當地人的夾道歡迎。
如今,杜聿明,史迪威,亞歷山大,卻在為遠征軍的下一步目標,在曼德勒山上爭執不下。
陳誠都沒好意思給周小山發電。
萬一川軍再提出第四個方案,遠征軍的指揮就更亂了。
跟著川軍在四川窩了好幾年的康澤和賀國光兩個土豹子,開了眼界。
這就是高大上的盟軍?
反法的共同目標讓他們綁在一起,各自顧慮著各自的利益,七爺子八條心,臨陣脫逃還說的道貌岸然,跟國民政府領導的抗戰,差球不多。
“陳部長,史迪威堅持認為,他是盟軍亞洲戰場參謀長,委座授權他指揮所有入緬軍隊,中央軍必須要依照他的打法來打!他認為有川軍有川軍兜底,三個軍,可以分頭三個方向,和英軍一起,駐守緬甸各城市要點,消磨日軍的銳氣!”
陳誠,賀國光抵達曼德勒以后的幾天時間,都耗在協調三方部署上了。
亞歷山大主張聯合川軍,一起進攻仰光,既然連蔣派來的特使也無法坐到,干脆不吱聲了。
杜聿明主張針對來勢洶洶的日軍55師團,利用200師在同古遲滯日軍的機會,迅速調動入緬三個軍集合進入預設位置,組織平滿納會戰,殲滅或者重創鬼子第55師團。
史迪威卻認為,蔣某人在重慶的談話中,已經授權他全權指揮遠征軍中央軍。
別看他目前是光桿司令,第一步掌握遠征軍中央軍三個軍,就可以說服英國人聯合作戰,接下來就能統一指揮包括川軍在內的緬甸戰場所有軍隊。
杜聿明覺得這是校長客氣的話,外國人當真了。
可是當他發電報回重慶,侍從室的回電模棱兩可,早就說要親自來緬甸部署會戰的校長直到現在還沒飛來。
鬼子飛機在緬甸上空猖獗,誰敢去催促委座的來前線,萬一專機被擊落。
麻煩大了。
“你找我,我有什么辦法?委座也有難處,國內的抗戰局面無比艱難,軍械,軍餉,糧食,補給,入不敷出,軍委會唯希望米英援助,史迪威手握租借法案的物資分配權利,只要不是太重大的損失,讓他做主吧!”
“從七七事變開始,跟日本人打了這么多仗,揪個團長出來,也知道他那套分散兵力的做法對付日本人根本行不通!中央軍真要是一敗涂地,讓川軍來收場,全國的民眾怎么看中央軍,怎么看軍委會!”
看著陳誠不能跟自己撐腰,站在一條戰線上。
杜聿明又埋怨起了川軍。
“要是川軍歸屬我們指揮就好了!鄧錫候,羅文輝一點不顧全大局,都是國民革命軍,非得把國內的矛盾擺在國際上,也不分個內外輕重!”
“你以為川軍那么好指揮,周小山要是在這里,他才不管什么軍銜,上峰,擺出一個方案,必須按照他的意思去打,還能堵得你話都說不出來!”
賀國光看著愁眉苦臉的陳誠和杜聿明,真佩服川軍有先見之明。
在重慶出發時候,就把協議落在紙上,川軍獨立作戰,可以協助友軍,但是拒絕統一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