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一戰的時候,北洋政府眼看著協約國要獲勝,匆忙派出了苦力,協作協約國作戰,投機取巧弄了個戰勝國,最后呢?巴黎和會,我們連戰敗國的待遇都不如!”
鄧錫候,劉文輝最近聽周小山講了很多國與國之間關于利益的交往。
世界大戰,等同于全世界各國的利益格局洗牌。
大米粒堅的生產力一旦轉化為軍事實力,戰爭注定會結束。
小鬼子就只有投降的份。
而各國的博弈,利益的爭斗,將伴隨著歷史延續。
民國在這次世界大戰中,是能保住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還是被那些專坑友軍的家伙出賣。
一切都中國軍隊要在對日戰爭中拿出讓人信服的戰果。
出國作戰,不同于國內,一舉一動都被英國和米國人關注,仁安羌,有好幾百號各國記者。
淞滬會戰都知道打政治仗,這時候忘了。
國民革命軍精銳盡出,三十萬遠征軍入緬,多好的證明戰力的機會,因為指揮紊亂,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失敗。
就太丟人了。
巴黎和會帶給中國人的屈辱,還會在歷史上重演。
“要不,我跟戴安瀾,廖耀湘聯絡一下!爭取黃埔將領的支持!”
孫立人的第38師,脫胎于稅警總團,這個民國第一團,當年牛逼的不僅僅是宋子文下了血本置辦的裝備。
主要將領都畢業于西點軍校。
士兵軍餉待遇很高,在江浙招募士兵最低的要求都是高中學歷,要想從軍,還需要報考,每百名高中畢業的考生,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二十。
雖然在淞滬傷亡太大,可是重建的38師接受了稅警總團的大部分傷兵和幸存者。
有了種子軍官,孫立人也很會練兵。
整補以后,新38師硬是被孫立人練成了嗷嗷叫的精銳。
但是精銳和嫡系還是有區別的,西點不是黃埔。
校長更愿意重用自己的學生,哪怕新38師也有自己的學生,但是師長,副師長,參謀長均不是黃埔生掌控,他打的越好,相比之下……
新38師在遠征軍里顯得有些孤立,孫立人缺乏那些軍閥的魄力,還不敢跟川軍靠攏。
胡鏈對這些盤根錯節的矛盾心知肚明。
干脆跟賀國光提出建議。
“好,伯玉,你現在就聯絡戴安瀾和廖耀湘,我再去給陳部長發電報!”
賀國光剛準備走,周小山一把把他拉住。
“等等,有件事也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由于委座秘密來的曼德勒,英國人又耍了個心眼,沒有通報駐緬各國記者史迪威代表盟軍指揮緬甸戰役抵達曼德勒的事情,常駐的緬甸歐州的記者團,從仰光撤到了仁安羌!”
“我的天,情報準確嗎?你怎么不早說!”
“自衛軍給我的,我也沒有渠道去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