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援第18師團,沿著鐵路向東開進的,就是水戶聯隊,至今本多政財都沒有搞清楚,襲擊水戶聯隊的中國軍隊番號,被帝國的飛機轟炸完畢,不僅沒有打垮,還反包圍的了水戶聯隊剩下的兵馬。
“八嘎,情報部門什么的干活,我們是遭遇的什么樣的部隊,立刻,馬上,把戰況報告給飯田司令官閣下,再次請求戰術指導,一定要給司令官閣下強調,這絕不是簡單的中國軍隊,他們戰術水平,非常不一般!”
“師團長閣下,我們是否要調回作間喬宜大佐或者宮脇幸助大佐回援助師團部!”
正當本多政財在考慮第33師團是否需要召回兩個半包圍英國人的步兵聯隊。
壓垮第33師團最后救命稻草來了。
天上的兩架飛機,為了支援第33師團,俯沖掃射,撞進了137師高射機槍團的火網之中,一頭栽落在本來已經夠慘的炮兵聯隊陣地。
再次引發了殉爆。
中國軍隊在仁安羌外圍,實在打的太熱鬧了。
天上飛機搏殺,轟炸。
地上攔截火車,炸死援兵。
一切的戰報,亞歷山大也好,胡鏈也好,都在通報給英緬軍第一師以及裝甲第七旅。
雖然沒有派兵給他們解圍,但是他們從望遠鏡已經看清楚了。
P40轟炸的方向,中國軍隊進攻的方向,就是他們最忌憚的日軍炮兵聯隊。
為了協助中國軍隊,英國人調整了坦克炮口和火炮參數,對著伸長了脖子觀望戰事的妙峰山日軍開始了炮擊。
“師團長,這里守不住了,中國軍隊攻勢太猛了!”
這次不僅第33師團參謀坐不住了,連參謀長也跑到指揮部外面,提醒本多政財該做決定了。
“如果師團長閣下執意為天皇死戰,我們可以向飯田司令官拍發絕別電報,我帶著警衛中隊到前線去,我們神社見!”
好不容易才到了師團長的位置,為天皇陛下建功立業,死是不可能去戰死的。
本多政財如夢初醒。
戰局惡劣到這種地步了嗎?
必須要做決斷了嗎?
“我們往妙峰山撤退嗎?”
“師團長,只能這樣了,仁安羌三個高地上,至少還有兩個半聯隊的勇士,地形易守難攻,一邊壓制不讓英國人突圍,一邊請求飯田司令官派出精銳部隊增援!”
“八嘎,松木大佐,立刻派輜重聯隊勇士接防陣地,為銷毀物資,火炮爭取時間,其余的皇軍勇士,轉進妙峰山!”
盡管很不甘心,本多政財也意識到一場打敗的來臨。
在這里死守下去,只會增加中國人的戰果,剛才救援中國飛行員的高射炮,至少一個團的火力,他們所處的位置,就是希望能切入秒峰山和西面無名高地之間,救出被困的英國人。
一旦他們把英國人救出來,英國人手里有一個團的火炮,一個旅的裝甲兵,和中國軍隊一起進攻無險可守的河邊師團部陣地,第33師團就不會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
兵敗如山倒。
本多政財自己也沒想到,剛跟著參謀,警衛們到了河邊,河邊就出現了混亂的一幕。
撤下來的炮兵,輜重兵,醫院,騎兵,混在一起,沖進了河里,爭先恐后的朝著河對岸游去。
建制全亂了,他唯一慶幸的是,讓妙峰山一個大隊下山,接引師團部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