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以后,如果我們海軍逆轉了太平洋戰場的局勢,航線恢復了,我可以向總統閣下提出申請,按照我們大米粒堅的方式,裝備,培訓,入緬的所有民國中央軍,我們也信守承諾,不會武裝川軍!”
看著亞歷山大,有看了看史迪威。
陳誠有些不明白。
為什么川軍入緬,米國人和英國人無償提供彈藥,軍械,而中央軍入緬,需要租借法案記賬在國民政府頭上。
“為什么?要知道在前線跟日本人作戰的基本上都是中央軍,而川軍僅有一個師?”
史迪威,亞歷山大豈能不知道,胡鏈所部,廖耀湘所部也是川軍訓練出來的。
連武器裝備都是川軍提供的,中央軍他們自己生產的武器,連自己都不愿意裝備。
“陳,中國有句俗話,叫出工不出力,說的是現在川軍!”
“川軍是有能力把日本人趕出緬甸的,他們擔憂漫長的補給帶來彈藥匱乏,擔憂士兵傷亡過大!尤其重要的是,他們的目標很小,只是為了改善南洋華僑在緬甸的生存條件,這樣的目標不足以讓他們全力以赴。”
兩個老外對民國的內情非常了解,也說的是實話。
人家還有更重的話沒有說。
一旦川軍在緬甸受挫,還得不到中央軍的支援,國民政府巴不得川軍和日軍同歸于盡。
英國人的做法無意是激勵川軍努力作戰。
陳誠啞然,找亞歷山大談判之前的自信滿滿被擊的粉碎。
手里本以為胡鏈可以援救英緬第一師的牌,打出來讓人覺得那么可笑。
滇緬公路南端的鐵路,即便收復了,也是人家英國人的。
隨時都可以卡住國民政府經濟大動脈。
即便是大米粒堅的海軍打敗了日本太平洋艦隊,可是廣州,上海,天津眼線的幾乎所有的港口,還在日本人手中,這條動脈太重要了。
他在權衡,怎么跟委座匯報。
跟在陳誠身后進入作戰室的劉文輝,鄧錫候臉上都掩飾不住的笑容。
入緬的時候,做夢都沒想到。
跟在中央軍身后壓陣,還能得到這種好處和認同。
不管協議怎么簽,不管英國人能履行多少,至少四川到臘戍漫長的彈藥運輸線,能得到很大的緩解。
前線的弟兄,面對日本人的時候,也能敞開了做一回地主。
端著沖鋒槍拼命突突。
“亞歷山大將軍,能否把入緬川軍改為支援我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集團軍,要知道,胡鏈,廖耀湘一直依托的是永州補給,兵員是四川兵為主,裝備也是一致的。”
賀國光笑嘻嘻的從人群中走出來,他生怕陳誠壞了川軍的談判。
導致川軍得不到應有的援助。
順便也幫中央軍變著法爭取一些援助。
“我可以匯報!”
“另外我們會將入緬所有中國軍隊,整編為兩個集團軍,新38師和200師,也正在考慮劃歸二十二集團軍!”
“賀,你太貪心了,十個師的川軍,多一個都不行,我太難做了!”
“亞歷山大將軍,好事做到底,也就是這十一個師,要知道第200師在同古可是打的很漂亮的,他們的戰力應該被盟軍認同!”
亞歷山大對賀國光的身份也很了解。
表面上是川軍,其實是國民政府放到川軍中鉗制和監督的。
“十一個師,不能增加了,據我了解,川軍所有的師,幾乎都是加強師!這對大英帝國而言,負擔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