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除了邱清泉部,甘麗初三個師和張軫兩個師都未必會聽自己指揮,眼前還有一個遠征軍司令部管著。
他想找陳誠,看看能不能從后方調點軍隊,把第5軍整補整齊。
陳誠比他還心煩。
日軍第33師團在仁安羌依托有利地形,就是不下山。
137師在前線跟阻擊日軍,已經打了兩場了。
川軍空飛盯著從海上登陸的第5師團,天天都在報告鬼子翻越諾開山脈的進度。
胡鏈所部依然不為所動。
還是沒有對仁安羌殘敵發起最后的進攻。
幾次跟鄧錫候商量,希望他下令,鄧錫候都認為用人不疑,周小山,胡鏈兩人都認為當前沒有必要增援仁安羌,讓他放心。
這能放心嗎?
他瞅著史迪威,亞歷山大興奮的臉,都不知道有什么可高興的,
無非就是周小山提出讓英軍駐緬部隊和遠征軍一起走訪緬甸村寨,利用跟云南沾親帶故的民族村寨,訓練組建緬甸盟軍。
抓壯丁,用土地威脅人家村寨出兵,這些國內老的不能再老的手法。
組建起來的軍隊有什么戰斗力。
還妄圖等著仰光收復,立刻就揮師入緬。
讓遠征軍和英緬軍督戰。
讓緬甸盟軍進入暹羅,去“解救”被日本人奴役的暹羅民眾,順便報了這個東南亞小國對大米粒堅,大不列顛宣戰的一箭之仇。
“小山,中央軍,川軍都嚴重缺乏軍械,你們怎么給了他們一個武裝緬甸當地人的主意?”
這不是搶資源嗎?
陳誠不解的拉著周小山到一邊,偷偷問他。
“給不了多少軍械,先把兵征來訓練著,等仰光收復了,航線恢復了,遠征軍淘汰的軍械,全部扔給當地人!讓他們去打暹羅!”
“有那個必要嗎?國內有的是兵源!”
日本人跟大米粒堅的海軍在珊瑚島馬上開戰了,大西洋上的米國艦隊也調到太平洋上了。
小鬼子的海軍,都要抽去全力應對這場戰爭。
日本人已經抓緊了暹羅的機場建設,周小山可不希望遠征軍縮在緬甸,等著挨鬼子轟炸。
“有,緬甸當地的村寨,不站隊盟軍,就是我們的敵人!”
“你管的真寬!”
“南洋幾百萬華僑,這么多真金白銀的援助給了國民政府,難道我們眼睜睜看著戰爭時候他們被當地人勾結東洋人欺負,戰爭完了又被當地人勾結西洋人欺負?”
周小山這話,只差說緬甸華僑援助國民政府這么多錢,都喂了狗。
堵得陳誠一臉通紅。
也恍然想起,川軍也是為南洋華僑出頭的借口,才入緬的。
“不說這個了,扶持緬甸華僑,中央軍也是支持的,就怕你弄巧成拙給南洋自衛軍增加了一個敵人!”
“應該不會!這不有遠征軍嘛!”
周小山聳了聳肩,無所謂的樣子。
看的陳誠很不喜歡,他還是喜歡太湖之戰時候的周小山,在劉湘身邊彬彬有禮,尊重長官。
“胡鏈那邊你怎么考慮的,日軍17師團,18師團雖然被阻擊,可是他們扔掉了輜重,開始繞道急行軍,距離仁安羌不住兩百公里了!”
“中國軍隊打小日本,吃虧的無非是裝甲車,坦克,天上的飛機,還有炮兵聯隊!鬼子炮兵都不要了,輕裝步兵渡河,能有幾個戰斗力!”
古同,仁安羌兩戰雖然被重慶的報紙在后方吹捧上了天。
周小山卻認為報紙上根本沒有寫清楚這兩戰的意義。
戴安瀾和胡鏈取得這兩場勝利,不僅是阻擋了鬼子在東南亞水銀瀉地的進攻。
更重要的是,讓遠征軍取得了博弈中的先手。
一步錯,步步錯。
日本人在南洋就那么點軍隊,還要占那么大地方,隨便他怎么增援,戰場都會極為被動。
“還是不能小看日軍的!萬一第5師團趕到仁安羌,胡鏈三個師腹背受敵。”
盡管周小山沒有去過仁安羌和孟加拉灣阻隔的諾開山脈,也知道哪里的雨林哪怕在信息發達的后世也是很難穿越的,更何況日軍為了縮短進攻仁安羌距離選擇那一段,簡直就是找死。
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