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老羅,你不對哦,小山不僅是你們66軍的人,他還是大帥的副官,我們都想跟小山擺哈龍門陣,不要這么早攆人!”
范紹增手里還有當初周小山策劃戰役,繳獲的一個75口徑炮團,如今一發炮彈都沒有了,炮管也打損毀了兩門。
他還是舍不得扔,不管去哪里都帶著,讓弟兄們擦拭的光亮如新。
“敘敘舊嘛,自打出川抗戰以來,我88軍只有在配合周小山部署作戰的時候,弟兄們最為快樂!”
“小山,不要拿我當外人,大帥殉國以后,88軍處境艱難,你要幫幫我!”
敵后抗戰的艱難,不僅來源于日軍的封鎖和圍困。
周小山今天抵達廣德,不僅潘佐在叫苦,唐式遵也在叫苦。
他沒想到,連范紹增也一副頂不住的樣子。
是啊,川軍跟十八集團軍是不同的,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光明的指引,沒有大量政委,指導員鼓動士氣。
將領們確實很難。
尤其是馮天魁,周小山都在不同的場合得罪過何應欽。
三戰區司令官是顧祝同,歸根結底還是何應欽勢力的。
被報復穿小鞋讓他們的處境更加艱難。
“范軍長,羅軍座,自從七七事變開始,我們川軍出川,堅持了近五年的武裝斗爭,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的無數兄弟倒下了,連日寇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誓不回川,也成了大帥的遺命,在這里,我代表殉國的大帥,感謝在各站場堅持的弟兄們!”
看著范紹增和羅家烈擺手,周小山知道他們是讓自己不要客氣。
士氣是需要大勝來支撐的,敵后堅持沒有換來勝利,反而換來來自上峰和友軍的傾軋,這種日子并不好過。
周小山繼續說。
“戰爭對于一個民族的忍耐力,也是一種巨大的考驗,我們在痛苦的煎熬,日本人何嘗不是一樣,這次遠征軍揮師入緬,我們打掉了日軍33師團,17師團,18師團,打殘了日軍的55.56以及近衛師團,甚至順走了日軍第5師團的火炮,戰車聯隊,戰果不亞于當初在太湖跟日軍第十軍對決!”
“榮傷撤往后方的弟兄們,傷愈以后,紛紛歸隊,新組建的部隊用了兩到三年時間沉淀打磨,本來想出擊五戰區,收復淪陷山河,可是國民政府不愿意看見一個強大川軍重兵集團,在珍珠港事件以后,拼命阻撓,于是我們只能去了緬甸!”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雖然入緬作戰,離收復河山的方向背道而馳,但是我們打的鬼子不斷的從國內戰場派兵增援,這就給前線堅持的弟兄創造了戰機!”
安徽戰場的川軍,太需要勝利的消息了。
入緬川軍跟他們同出一脈,聽周小山講述勝利,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
“隨著大米粒堅的參戰,對我們最為有利的是一個因素是日本人的海軍被拖到了太平洋上,隨著戰事進展,我們在澳洲建立的軍工生產體系,也開始試產,半年左右的時間,一定可以向浙江運輸彈藥,軍械補給。”
“日他先人板板哦,我們又有援助了哇?”
“我現在就希望你們征兵,擴軍,開始準備反攻!機會是屬于有準備的人,如果反攻的契機出現在面前,而我們又沒有準備的話,那就太遺憾了!”
“小山,只要你能弄來槍械彈藥和糧食,其他的事情,我們來辦!”
“不過在此之前,打好浙贛戰役,保護我們的民眾,打的鬼子跳腳,才是我們當務之急。”
范明別了別嘴。
“以中央軍的做派,不欺負民眾,不搶劫強奸婦女就不錯,還保護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