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抵達了衢州。
賀國光看著史迪威和顧祝同談笑風生。
不由的想起他拉自己來衢州的理由。
委座認為,日本人有人打,可是川軍也好,新四軍,八路軍也好,都需要自己來解決。
這話仿佛應對現在局面沒錯。
可是周小山說的似乎更有道理。
如今的民國歷史,已經融入了二戰的戰史。
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場上的表現,不是杜絕言論,不是自吹自擂就可以愚昧大眾了,各國家,各盟友都在做真實的記錄。
對日戰績,每一場會戰的成功,或者失敗,很可能作為世界各國的軍事教材,會被盟軍,盟友,西方評頭論足。
也很大程度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戰斗力,也代表著東方文明是否具有生存的權利。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團結抗戰,奮勇不屈,才是民族眾望所歸。
在對日戰場上打出讓人驕傲的戰績,才值得歷史書寫。
作為領導中華民族進行三民主義革命的政黨。
只看著軍閥割據,中央軍不能控制行政,這也太短視了。
沒有沉下心做研究對手的成功之處加以學習。
為什么延安能由弱變強?
為什么川軍軍管法治,可以給四川的生產秩序帶來強力的復蘇?
一切的一切,不僅褒獎,沒有社會,反而恐懼的進行限制。
一個不審視自己腐敗,不糾正自己決策錯誤的執政黨。
鼠目寸光,軍心渙散,自私狹隘,貪腐成風。
哪怕有再多的軍隊,也是外強中干。
有什么資格帶領這個正在觸底反彈的民族進行復興。
要知道,我們這片土地,幾千年來,一直站在世界的巔峰,外國人無時無刻不警惕作為對手,連拿破侖都說中國是一只沉睡的獅子。
史迪威身后的大米粒堅政府,周小山也認為他們只是因為日本人這個共同的對手,短暫的可以和中華民族站在一起,終歸會是對手。
援助哪有自強更讓人踏實。
未來的世界,中國人會站起來,會擊碎東亞病夫的標簽,會在科技發展,醫藥技術,制造能力等等各領域,全方位上展現這個民族應有的能力,重新會到世界之巔。
周小山和顧祝同,兩者之間的視線長短,注定了他們對待浙贛之戰的態度截然不同。
顧祝同認為大米粒堅參戰,日本人失敗是遲早的事情,中央軍更應該保存元氣,應對接下來的國內統一之戰。
周小山卻認為此戰同樣在書寫中華民族,中國軍隊的戰史,他代表著中國人敢于和侵略者以命相搏,有能力打敗侵略者的氣節,氣度。
賀國光自認對委員長沒有二心,可是他有些模糊,為什么腦子里總是想著周小山這混蛋的胡說八道呢?
目前主張全盤學習西方的人可不少,西方人忌憚孱弱的中國崛起,這可能嗎?
“國光,川軍真的敢抗命嗎?”
別看顧祝同在廣德信心滿滿,以為自己回到衢州就贏定了。
真要對川軍將領發出軍事會議命令的時候,他有些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