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消息告訴了陳浩,就等于告訴了整個系,還好當時沒說自己投了篇AM。
兩人在下面聊了許久,許秋突然想到,學妹還在樓上辦公室等他。
他便掏出手機,看了眼時間,然后說道:
“要么我們走吧,改天再聊。”
“好。”
許秋刷卡,打開門禁。
萬有聲的實驗室在三樓,兩人在電梯處分道揚鑣。
……
回到A501。
“師兄去哪兒了,”韓嘉瑩看到他手中的可樂,開心道:
“是買給我的嗎,謝謝師兄。”
“給你吧。”許秋看了看手中的可樂,又看了看學妹,還是將易拉罐遞了過去。
他內心無奈嘆息,擰開自己的水杯,仰著頭,把里面剩下的幾滴水,灌入喉嚨。
然后,他在電熱水壺中接了三分之二容積的水,開始燒水。
“師兄,我是不是……”韓嘉瑩也意識到了什么,弱弱的說道。
“你喝吧,我們繼續講文獻。”許秋道。
綜述文章中,主要涉及綜述的方法、有機光伏領域發展歷史、未來該領域的主要突破方向,都教給了學妹。
之后,他又打開幾篇最近發表在AM、EES等頂刊上的工作。
然后開始介紹一篇正常的Article、Cmunication的方法,以及寫作方法。
許秋一邊講,韓嘉瑩一邊用黑色水筆在實驗記錄本上記錄。
歷時三小時,文獻技巧,基本講解完畢。
看著學妹認真、崇拜的眼神,還是頗有為人師的成就感的。
……
結束文獻教學,許秋又去樓下買了聽可樂,然后噸噸噸噸噸。
休息片刻,兩人開始實驗。
許秋提前做好了規劃,首先做重蒸甲苯等準備工作,然后半小時吃晚飯,回來接著投反應,許秋四個,韓嘉瑩兩個。
這樣的計劃,能夠完美的利用每一分鐘的時間。
缺點嘛,就是要連續快速實驗,體力、精力方面消耗較大。
畢竟,之前已經連續三小時看文獻,后續的實驗時間少說也有四個小時。
這種強度對于許秋來說,尚可接受。
就是不知道韓嘉瑩能不能堅持下來,對她來說,也是個考驗。
按照計劃執行。
許秋本來打算要是學妹體力跟不上,可以放緩速度,或者幫她一把的。
沒想到她卻迎刃有余,而且、還幫許秋投了一個反應。
最終,兩人各投三個反應。
許秋滿意的點點頭。
至此,他對學妹實驗操作相關的考核,全部結束。
實驗能力、實驗穩定性、耐力三方面均表現優異。
當然,以上評價只是考慮到她能對許秋帶來的幫助。
至于韓嘉瑩個人的科研發展,最重要的其實是創新能力,這個只能交由時間來檢驗。
畢竟,她現在走的路,都是許秋給她安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