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鈣鈦礦材料旋涂得到的薄膜中,鈣鈦礦晶區是無規則的多晶結構,因而GIWAXS圖像是一個個同心的圓環,二維鈣鈦礦材料,按照剛才吳菲菲的文獻總結,應該是類似于石墨烯之類的片層二維結構,那么……”
許秋將二維鈣鈦礦材料薄膜在旋涂過程中形成二維晶區,想象成為一塊塊片狀的蘇打餅干。
在旋涂結束后,餅干們的狀態可能是呈現近乎水平狀態,或者由于相互堆疊,和水平面夾一個不大的夾角,想要讓餅干豎直立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也不是說完全沒有豎起來的餅干,只是從概率角度來講,這樣特立獨行的餅干非常少。
也就是說,這個體系并非是完全無序的,那么GIWAXS就可以檢測得到信號。
思路理順,許秋繼續說道:“旋涂形成的二維鈣鈦礦薄膜,其中的堆砌結構肯定是有一定傾向性的,表現在GIWAXS圖像中,會有特定的方向上的結晶信號比其他方向要強。”
吳菲菲和魏興思均點了點頭,表示同意許秋的觀點。
孫沃見狀,也跟著點點頭,雖然他并沒有聽的很明白。
“行,下次光源測試的時候,吳菲菲你和孫沃你們也準備一些樣品,關于二維鈣鈦礦的體系。”魏興思拍板。
說完,魏老師看向孫沃,說道:“你的畢業設計完成之后,也來做二維鈣鈦礦吧,可以試一試帶錫的體系,如果純錫的體系不好做,那可以做鉛和錫混合的,咱們可以循序漸進嘛。”
許秋在下面暗中分析,看來魏老師是打算在二維鈣鈦礦領域大干一場了,對魏老師這樣的小課題組來說,這確實是個較為明智的選擇。
簡單對比一下就知道了,一邊是大課題組,大老板手下有若干小老板,帶著若干博后,再帶著若干博士生、碩士生,幾十個人燃燒著千萬級別的經費,一起研究一個領域;
另一邊是魏老師課題組,吳菲菲帶著孫沃兩個人苦哈哈的摸索著,她們出成果的速度,能比得上大課題組組就怪了,只能另辟蹊徑。
在大領域搞不過其他人,就去搞搞細分領域,喝口湯也成啊,熱門領域,就連湯可能都是AM。
說起來,博士后在科研圈子里算是很重要的主力,畢竟是給錢的打工仔,按照國內的行情一個月一兩萬呢,用起來肯定比博士、碩士更好用一些。
老板讓你研究一個東西,博士生、碩士生還可以講一講,提提條件啥的,博士后可沒什么拒絕的權力,不過逼急了的話,也可以提前離站走人,約束倒是稍微小一些。
組里目前一個博后都沒有,主要是因為魏老師之前剛回國,沒什么文章,影響力不夠高。
現在有吳菲菲和許秋發的幾篇高質量文章,日后還是有機會吸引到博后主動前來投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