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邊的儀器都比較新,新通常就意味著好,畢竟技術一般都是迭代向前嘛,很少有像后退的。
二樓有一個非常大的會議室,類似于電影院的那種座位,估計能承載300人一起開大會,另外還有一個學生活動中心,類似于自習室的感覺,配套的條件非常不錯,座椅居然不是板凳而是單人、多人沙發。
三樓歸屬于江彎先材研究所,他們幾個課題組就占了一層樓,畢竟有院士大佬嘛,學校對于院士大佬的資源傾斜程度非常高。
不過,材料系雖然有兩個院士,但都不歸材料系管,都是獨立出去的部門。
其中一個是這邊的江彎先材實驗室,另外一個則是裝備院,搞軍工的,條件也非常好。
裝備院在邯丹校區有聯排的好幾棟專屬平房,屬于保密機構,進入課題組的學生都要簽署保密協議。
他們做的領域偏向應用,不是很好發文章,但待遇非常好。
魔都綜合大學材料大多數博士每月差不多拿2-4K,而裝備院就是4K+的那種。
而且組里的每個人都能輪著獲得國獎,因為每年都有一個專門的國獎名額給裝備院,不需要和材料系其他學生競爭。
這就屬于國獎躺著就能拿。
六樓是另外一個化學系的獨立研究所,性質類似于江彎先材實驗室、裝備院,但具體情況許秋不清楚。
有可能是因為先材樓是一期工程,后面化學樓、環境樓是二期工作,所以當時在先材蓋好后,有不少空房間,化學系的那個獨立研究所就跑過來占了一層樓。
四樓、五樓和七樓屬于材料系。
許秋隨意看了看,四樓的學生辦公室現在依然沒人入駐,還是空蕩蕩的。
其他大多數房間都有裝修過的痕跡,有幾個是正在進行裝修的,但是進展都不快,有不少房間都還沒有開始吊頂。
而像520、522房間這樣完整裝修好的實驗室,一個都沒有。
看來材料系的其他的老師對于搬家這件事情還是比較抵觸的。
其實,對于搬家的事情,魏興思也有些抵觸。
但誰讓系里給的新實驗室的面積大呢,而且還可以整合原先邯丹、張疆兩個實驗室,不用到處跑。
總體來看,利大于弊,他自然就比較積極。
七樓就是頂樓,這里有幾間專門是用來排風的房間。
在七樓的樓梯間里,有一個攀爬的裝置還可以上天臺。
不過,天臺的頂部是有一把鎖給鎖起來的,比較安全。
逛了一圈,許秋回到520房間,沒等多久,老王便帶著單子趕了過來。
許秋簽字,完成了對通風櫥的驗收。
PS:周一求推薦票,求月票,限免了,就直接二連更了。
PS2:兩章近7K字,限免還不少更,作者君是不是很有節操,所以你們懂的……滿地打滾求票票,不要下次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