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不排除這只是網友的主觀想法,比如也有可能是他的京城戶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具體情況是怎么樣的,還是要自己親身體驗過后才能知道。
周二中午。
許秋三人乘坐地鐵出發,前往漂亮國在魔都的大使館,地點位于魔都金陵西路1038號梅龍鎮廣場。
三個人里面只有許秋一人背了一個背包,把他自己的文件袋,連同學妹和吳菲菲的文件袋裝在一起,這樣在寄存的時候比較方便。
到達梅龍鎮廣場,距離預約時間還有一個小時左右,許秋他們把各自的透明文件袋從背包中取出,隨手拎著,然后把手機、鑰匙、錢包等隨身物品放入背包中,最后將背包存到附近專門開設的存包點。
簽證面試的地點在梅龍鎮廣場大樓的八層,許秋三人都是第一次過來,不熟悉場地,便四處觀望,尋找可能的入口。
很快,他們在樓身上看到了比較醒目的標語“漂亮國簽證辦理”,同時樓旁邊的一個小門前還排著長長的隊伍。
雖然大致猜到了這里就是入口,但許秋還是走到隊伍的最前面,確認是進入大使館辦理簽證的入口,這才和吳菲菲她們站在隊伍的尾端開始排隊。
主要是為了保險,萬一排了半天結果發現他們是排隊買房子之類的,那就尷尬了,排了個寂寞。
隊伍很長,排隊的人基本上都是預約了下午一點四十五分面簽的。
因為距離預約的面試時間還比較遠,門口的警衛并不放行,所以隊伍一動也不動。
由于沒有手機可以打發時間,許秋便和學妹聊起了天。
開始他們還在討論簽證面試相關的事情,吳菲菲還能偶爾插幾句話,但話題很快轉移到了科研方面,涉及到PTQ系列給體材料的優化,吳菲菲只能在一旁干看著。
韓嘉瑩首先表示:“PTQ系列給體材料當下的性能還不錯,師兄有沒有進一步優化改進的方案呢?”
許秋回應:“方案倒是有,但我認為現在不用急著對PTQ1進行分子結構的改良,先把手上的工作整理好發表了再說,至少要把J4、H5這兩個工作‘賣’出去,J5可以暫時先放一放,就像之前H3體系那樣。”
J5材料的光電性能許秋在模擬實驗室中試驗過,器件性能并沒有J4高,這個變化趨勢和之前得到的“J3的性能弱于J2”結果一致,表明J系列給體中,帶有烷硫基側鏈的BDT,光電性能上不如正常烷基側鏈的BDT,因此許秋就沒有讓學妹繼續做J5。
在有新的更好的體系可以做的時候,一些“失敗”的體系可以暫緩發表,等什么時候新領域研究受阻,或者恰好需要這樣一個新的體系的時候,再重新拾起也不遲。
比如之前學妹開發的H3系列材料,最開始的時候因為器件性能較差,如果要把工作發表出來,可能只能發表ACSAMI級別的文章,所以就沒有寫文章,后來被田晴選中,應用到了她的體系中,有望發表更高檔次的文章。
這是一種可以最大化科研成果的策略。
韓嘉瑩乖巧的點點頭,同意了許秋的建議,隨后說道:“我也有一個想法,之前魏老師不是說要找藍河買刮涂機器嘛,等有了刮涂機器,我覺得可以用在PTQ1的體系中,這個給體材料的適應性感覺很不錯。”
“這個想法確實可以,”許秋想了想,補充道:“我們把PTQ1和IDIC結合,整合大尺寸、刮涂、厚膜這些概念,甚至可以試著分析一下當下的體系理論上生產每度電的成本,和其他類型的太陽能電池器件做一做對比,雖然這個數據只是實驗室內部的,但近些年很少有人做這部分工作,我們可以把這個概念提出來。”
之前,許秋在學術圈里沒有什么影響力,因此就是按部就班的積累學術成果,不斷發表大大小小的文章,同時提高自己的科研綜合能力。
現在情況不同了,許秋《焦耳》綜述文章已經發表,《自然·能源》正在路上,之后可能還有機會發表CNS,他在有機光伏領域的影響力已經不容忽視。
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許秋認為他現在有義務給同行們提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