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翊可以任用賢才大將抵御對抗,但他身為主君,至少要對戰事有著一個基準的判斷,對戰事大略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而這個能力,難道是待在吳縣,那些文書就可以得到的嗎。
如曹操、劉備等,他們創立基業的過程中,也都是親自上陣,一刀一槍用血肉創立基業,曹操、劉備甚至有幾次幾乎命喪戰場。
但在基業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還是繼續披掛上陣。就是那劉表,雖說現在垂垂老矣,當年的他也是單騎平荊州的一代英杰。
孫翊要把握每一次機會,加緊鍛煉出的自己的軍事能力來,一主無武,累死三軍,想想歷史上的孫權,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呀。
還有就是,他想擁有超過孫策的威望,他想建立起專屬于自己的,至高無上的權威。
這樣他才可以為他將來要做的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至高無上的權威最好的養料便是煊赫的武功.......
這樣的心思不足為外人道,孫翊只要按照心中定好的目標,一路堅決的走下去就好。
時近中午,呂范才從群臣中掙扎出來,來到孫翊身前對孫翊一拜道,“君侯,時辰已到,可以出征了。”
孫翊點點頭,翻身上馬,對著在場的群臣說道,“孤出征后,吳縣事務就拜托諸君了。”
群臣之首的張昭對孫翊言道,“君侯安心,有昭及公瑾在,吳縣無憂。”
孫翊聽后,滿意的點點頭,撥轉馬頭,于馬上挺槍而立大喊道,“出征!”
孫翊的這一聲出征喊出,便有傳令兵將其迅速傳遞到軍中各部。
一萬大軍在得到孫翊出征命令后,沉靜的軍陣瞬間如一頭醒來的猛獸,一萬兒郎紛紛舉起手里長槍,呼應孫翊道,
“遵命。”
一萬人的聲浪如天邊雷霆,響徹吳縣上空,震懾一切魑魅魍魎。
長槍如林,虎士在側,孫翊心中豪氣頓生。
這是曾經陪著他大兄戰無不勝的江東兒郎,如今將要在帶他的帶領下,出征廬江,討平叛亂。
他孫翊一定不會讓這些兒郎的榮譽受到蒙羞,他會帶領他們取得取得更光輝的榮譽。
軍陣在各級軍官的指引下,如一條吞天巨蟒緩緩從吳縣向北方開始行進起來,孫翊也到了該上路的時候。
在孫翊在呂朱四將的護衛下正要上路時,身后的張昭領著群臣突然跪下,唱起了一首戰歌,
“披鐵甲兮,挎長刀。與子征戰兮,路漫長。
同敵愾兮,共死生。與子征戰兮,心不怠。
踏北境兮,定叛兒。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在場只有數十位臣子,人數雖不及軍士眾多,但在這數十位大臣的醇厚嗓音傾情歌唱下,卻更加動人心。
吳語噥噥,歌聲愴然,孫翊前進的身姿頓時一停,握著韁繩的手不由得緊緊握緊。
唱完戰歌后,張昭及眾臣對著那道背影深深一拜,齊聲喊道,
“恭送吾主,吾主萬勝!”
孫翊無言,他只是舉手抱拳,重重敲了一下自己的胸膛。
然后抽鞭拍了一下胯下駿馬,毫不遲疑的奔馳而去,身后四將緊緊跟隨。
諸君勿憂,待孤大勝歸來。
眾臣再次抬頭,見到的只是那一抹越行越遠的紅色。
如敵人的鮮血般,渲染著孫翊的英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