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萬一,南人多驍勇之輩也,不分士民。
這時候這位帶頭大哥見幾位好友還在發笑,他有些著惱。
正想發火的他,聽到耳邊那聲浪一陣高過一陣的“君侯勝了”的數萬聲歡呼聲,他沒崩住,也仰頭哈哈大笑起來。
勝了真好。
....
城墻上的數萬百姓此時已經沸騰,他們現在已經不再滿足于喊“君侯勝了”這四個字了。
他們已經開始喊著“君侯萬歲,我軍威武”這句話,而且氣氛比剛剛還高漲。
數萬人的聲浪,又是登高而呼,很快就傳到了正在行進中的孫軍這里。
聽著那清晰可聞的“我軍威武”這四個字,本來就垂頭喪氣的數萬山越降兵,瞬間把頭壓得更低了。
十萬大軍被五萬人正面擊敗本來就已經很丟臉了,又被這數萬百姓持續不斷的提醒著,只要是有血性的男兒都受不了。
反觀孫軍,聽著“我軍威武”那四個字,感受著毗陵百姓著話中那毫不掩飾的贊譽興奮,他們一個個變得更加昂首挺胸起來。
他們心中有種奇怪的感覺在醞釀。
這種感覺很舒服,好像讓他們激戰一天的疲累感,身上傷勢帶來的疼痛感都減輕了不少,比有肉吃更讓他們舒適!
有些士兵知道一些典故,他們心中想道,這難道就是“錦衣歸鄉”的感覺嗎?
好爽呀!
而正在騎馬的孫翊也聽到了這八個字,在聽到“我軍威武”時,孫翊只是淡淡一笑。
對于大部分百姓來說,他們可能不懂什么民族大義,也沒有深謀遠略的智慧,但是卻知道最基本的恩怨觀念。
山越在往日是猛獸,奪他們糧食,殺他們家人,搶他們妻子,這就是不共戴天的怨。
而孫軍在孫翊的帶領為他們清除了這群猛獸,這就是恩,救命救濟之恩。
在恩怨對比的影響之下,毗陵士民有這些反應很正常。
這一戰既是為了孫家,也是為了江東百姓,孫軍大部分本就是江東子弟兵,所以這一戰也有保護鄉梓的重大意義。
如今打勝了,這些死戰不退,拼死殺敵的孫軍對這數萬百姓的贊譽和夸贊當之無愧,他們擔的起這個榮譽。
而在聽到“君侯萬歲”這四個字時,孫翊一下子就不能淡定了。
萬歲雖然這時候不是專屬于天子的稱呼,但能被這些百姓稱呼為萬歲那也是證明了,孫翊如今在這些百姓心中的地位極高。
他駕著馬在隊伍外來回奔跑著,從隊伍的前方又跑到后方,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臉上浮現著抑制不住的笑容。
胯下的駿馬似乎感受到主人此刻心中的喜悅,也撒著歡得不斷嘶鳴著。
前世的孫翊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本就還有些年輕人的心性。
這一戰的獲勝又讓他心中的大石頭放下,如今在聽到這數萬百姓對其的崇拜和擁護,這可是數萬百姓呀。
那種聲浪就像可以沖刺云霄,讓孫翊心中的喜悅一下子就不可自抑了。
孫翊一向就是個頗為自律的人,但此時的他十分恣意,盡情的釋放著一個年輕人該有的情緒,他畢竟不是木頭人。
雖然這會顯得有些得意忘形,但此時的他,有資格享受這種“得意忘形”。
跟隨孫翊的程普一眾校尉看著眼前這個恣意任情的君侯,臉上都浮現笑容。
孫翊自繼位以來給人表現的一直是成熟睿智的感覺,令他們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