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張纮性情溫潤,只要是有不懂的地方求教,張纮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讓劉琬一開始在出使江東的路程中很是愉快。
只是劉琬曾旁敲側擊問過張纮,他的這個得意門生的情況。
一向溫潤的張纮在聽到劉琬提及孫翊時,眉頭總會不自覺地皺一下。
一開始劉琬不以為意,只是以為張纮身為名師,對弟子的要求自然是很高的。也許孫翊表現不錯,只是還沒達到他的期望而已。
對于劉琬這種文人來說,孫翊身為張竑的弟子,那自然也算是名士預備役了。
孫翊天然的就擁有了文人的身份,和自己算是一個圈子的,溝通起來應該不會太困難。劉琬充滿了希望。
可是隨著離開許都越來越遠,劉琬漸漸聽聞到了關于孫翊的風評,其中流傳最廣的便是“深肖父兄”這四個字。
而且離江東越近,這種風評就越是多。
這讓劉琬的臉瞬間黑了起來。
呵呵,深肖父兄........
像一個孫策,劉琬就接受不了了,孫翊竟然還相像孫堅,劉琬頓時就差點掩面而逃了。
可惜,已經接下來這使者的重擔,如果半路而逃,這可是大逆之罪,荀彧都保不住他。
現在劉琬終于知道為什么提起孫翊,張纮總是會皺下眉頭了,劉琬表示深刻理解。
在知道真相后的劉琬,立馬就改變原來正常的趕路速度,一路上走走停停的,這看看,那串串。
就是想延誤點到江東的時間。
但最終,他還是來到了廬江。
這也是為何在廬江,劉琬知道孫翊去討伐山越時,是那么的沒有異議。
劉琬希望孫翊討個一年半載的,最好是一直沒有時間接見自己。那樣等一段時間之后,自己就可以有理由拂袖而去了。
劉琬也希望孫翊在此戰中落敗,孫翊落敗,劉琬反而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但沒想到他前腳剛到吳縣,后腳孫翊就一戰擊破了山越。
劉琬在知道這個消息時,他愣了好一會。
如果說先前只是懷疑孫翊會學他大兄那般讓其再行加封,那么現在劉琬就是確定孫翊會如此了。
有此大勝加持,人的野心是會快速萌長的。
曹公之前加封孫翊為昭武將軍,那是孫翊廬江大勝的前提下。
現在孫翊取得了一場更大的勝利,這個將軍稱號就顯得太輕了,畢竟誰也沒想到,孫翊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連續獲得兩場大勝。
要是孫翊真借此大勝要其加封他為重號將軍,劉琬覺得自己還不如抹脖子算了,反正回到許都,肯定也是死路一條。
正在劉琬在驛館中一籌莫展的時候,使團中一個成員進來稟告他說,“劉君,方才吾在街上時,聽聞吳侯孫翊明日就要抵達吳縣了,現在街上的許多百姓都在談論傳揚這件事呢。”
劉琬聽完這話,不發一語,他屏退了那個報信的成員。待成員走后,他的臉上頓時浮現了哀愁。
吳侯快回來了,他覺得自己的受難日也快到了。
荀彧前兩次可以保住他,不代表這次也行呀。
希望孫翊還能保留一點士人的素養,別提什么太過分的要求吧,不然,哎。
下輩子再也不當使者了。
誰愛當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