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松在外等了沒多久,就見到了劉琬在一眾隨從的陪伴下走了出來。
秦松是奉孫翊之命前來迎接劉琬的,按照常理,他是要進入驛館將劉琬請出來。
但他與劉琬乃是熟人,一些事心照不宣,他知道要不了多久,劉琬就會自動出來的。
劉琬手持使者節仗,身穿玄色袍服,身后隨從十數位,都是寬衣廣袖的端正士人。
這副排場再配上他那不怒自威的相貌,乍一看,天子使者的氣度一覽無遺。
而劉琬的出來,也引起了圍觀吳縣民眾的騷動。
畢竟這是活的天子使者,代表天子巡守四方,宣布詔命的,尋常人一輩子都難見到一次。
騷動之后,這些民眾又把不懷好意的目光投向了劉琬。
劉琬在踏出門口之后,就看到了圍在驛館之前的百余彪悍孫軍,
以及那烏泱泱的一片人群。
數百人不懷好意的眼神匯聚在他身上,那種感覺,他差點沒繃住他那莊嚴的神色。
但現在人都出來了,怎么說也要維持住他天子使者的氣度,他努力維持住鎮定朝秦松走去。
劉琬持著使者節仗一路前行,途中經過的士兵無不紛紛讓開一條道路,就連孫翊親衛也是如此。
秦松看到劉琬這副氣度斐然的樣子,心中好笑,這劉琬的表現比起第一次來好太多了。
在劉琬快到身前時,秦松及時下得馬來,恭敬得對著劉琬一拜道,“吳縣縣令秦松拜見天子使者。”
劉琬面對秦松的參拜,只是稍稍點了一下頭,聊作回應而已。
但很快下面一句話就暴露了他真實的想法,“秦縣尊,能否讓這些庶民散去?”
秦松聽后朝四周看了一眼,好似才發現了四周圍了這么多民眾。
他板起面孔,嚴厲地對在場民眾訓道,“天子使者在此,爾等還不快散去,冒犯了使者天威可是大罪!”
秦松執掌吳縣軍政數年之久,在吳縣的百姓心中威望深厚,他這一聲訓斥一出,圍觀的吳縣民眾都立馬散去了。
待民眾都散去后,秦松轉身又對劉琬一拜道,“民眾已散,使者可有其他吩咐?”
在大庭廣眾之下,秦松對劉琬的禮節可謂是禮敬之極。
而劉琬只是皮笑肉不笑的笑了下。
秦松見狀,不以為意,他命人牽來一輛寬敞的馬車,對著劉琬道,“君侯在議事大廳等使者已經有些時候,還請使者上車隨我前去會見君侯。”
劉琬點點頭。
突然他想起今日好像是孫翊召開議事大會的日子,因此他好奇問了秦松一句道,“聽聞今日乃是吳侯議會的日子,與會的臣子應該不少吧。”
劉琬被荀彧委以重任前來江東,目的還有刺探江東虛實。
今日孫翊召開議事大會,如果與會的臣子多,說明江東人才濟濟且孫翊深得人心,如果少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故而他有此問。
秦松聞言笑道,“回稟使者,因為時間倉促,所以與會的人不多。”
劉琬聽后心中暗喜,笑容也自然了很多。
他踏著地上的小幾正要上馬車,這時他身后的秦松卻突然說道,“只是與方才的民眾一般人數而已。”
劉琬聽聞此言,腳下一時不穩,差點從馬車上跌落,幸虧背后的秦松扶住了他。
劉琬用難以置信的的眼神看著秦松,他艱難的從口中發出一個疑問詞,“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