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使君派去接應全柔的將領務必善攻,必須能在短時間內攻下柴桑,這樣才能得以迅速抵達丹陽支援全柔。
左將軍軍中有關羽、張飛、趙云這三員萬夫不當之將,可得善攻之效。”
蒯越話中夸關羽、張飛、趙云為萬夫不當,這可不是謬贊。
在今年,關羽于萬軍中陣斬顏良一事已經傳遍天下,令無數人驚愕莫名。
而關羽來到襄陽后,他雖然自傲,但平時言語中多有稱許張飛、趙云二人之語,認為其二人武勇不下于自己。
這也讓許多人認為,劉備手下擁有的萬夫不當之將其實有三名。
蒯越接著說道,“荊州中善守之將頗多,善攻者卻不多,故而吾建議使君命左將軍支援全柔,這是情勢使然。”
蒯越說出了他舉薦劉備去的理由。
雖然蒯越是看重關羽、張飛、趙云三人,但這三人對劉備忠心耿耿,若是不讓劉備當主將,這三人根本就不會搭理劉表的命令。
劉表聽完蒯越的理由,心中對蒯越的不滿減少了許多,蒯越說的是有道理的。
只是劉表心中的忌憚還是沒有退去。
因為眾大臣都在,劉表不好言語,他便假裝自己要獨自思考一下,借機讓群臣都退下。
等眾臣走了之后,劉表又讓近侍偷偷的將蒯越召了回來。
現在堂中只有蒯越與劉表,劉表在心腹面前無須再隱瞞自身的顧慮。
“異度方才在會上的提議雖佳,但孤觀劉玄德此人心有大志。
恐放其東渡立下大功后,聲威再度大漲不說,只怕他在成功支援全柔之后,會就此不返。
如此孤豈不是養虎為患乎。”
劉表對劉備的猜忌蒯越心知肚明,但他既然敢提出這個建議,就有他自己的看法。
蒯越對劉表說道,“左將軍軍中雖有關、張、趙三員虎將,但其本身無甚將略,屢戰屢敗,況其手下只有三千兵卒。
吾建議明公派其前去支援全柔,實乃是為了,借助其軍中三員虎將之勇猛來攻破柴桑。
柴桑乃江東重鎮,非有虎將不可速破,但攻破柴桑之后,僅憑左將軍手下三千士卒,又豈能直入丹陽乎?”
“要想順利支援全柔,定得另派大軍。
先前在黃江夏所請之下,明公調派了五千精兵進駐江夏,而左將軍要想進攻柴桑,也需得先至江夏。”
“江夏本有重兵,加上先前明公調派的五千精兵,合數之下,可組織起一支一萬大軍。”
“明公可讓左將軍為先鋒,為明公攻破柴桑,再令黃江夏率一萬大軍在后為主力。
左將軍若能攻破柴桑,黃江夏即可率軍直入丹陽支援全柔,而那時明公再召左將軍回襄陽。
這樣一來,左將軍縱有功勛,但大功不入其身,又何有養虎為患之憂。”
“再者,若左將軍攻柴桑不利,亦可為明公損耗其實力,此乃一計雙成之舉,明公無須多慮。”
蒯越話中沒有明說,若劉備攻下柴桑之后,劉表召其回來他若不肯又當如何。
但劉表卻明白,有黃祖的那一萬大軍在后壓陣著,劉備是不敢公然違抗他的命令的。
否則的話.......
劉表聽了蒯越的完整計謀后大喜,他說道,“異度真乃吾之陳丞相也。”
而后劉表也難得拿出了果斷的態度,他當即決定道,
“善,那就讓劉玄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