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寫信的人是孫皎,雖然陸遜是孫翊最近提拔的寵臣,但親疏有別,由己推人,人自然都是會更相信自己的親人的。
陸遜在得知孫匡為使者前來后,馬上派出兵馬接應孫匡,將其迎入了柴桑城中。
孫匡剛一入城,就被心中憤恨不已的眾將給包圍了起來。.
眾將以孫皎為首,全都圍在孫匡身邊說著陸遜的壞話。
孫匡本就膽小,一進城就被許多人圍住,頓時把他驚的不輕。
幸虧還是孫皎這個兄長知道疼愛弟弟,他屏退了其余將領,只在孫匡身邊留下了自己與其訴說近來在柴桑城中發生的一切。
孫匡是孫翊嫡親弟弟,又是他的使者,身份尊貴。
他到來后,于情于理,柴桑方面都應該有人向其匯報如今敵我雙方的態勢。
本來向孫匡匯報這事的應該是柴桑主將陸遜,雖然論關系孫皎與孫匡更親近,但孫皎此舉無疑是越權了。
不過誰叫孫皎與孫匡是兄弟,孫皎的這種做法盡管越權了,但很少人去指摘。
陸遜見到這畫面,也只能遠遠得站在一旁,看著孫皎與孫匡兩兄弟在那里敘舊。
見孫皎與孫匡兩兄弟那親密無間的交談模樣,陸遜心中就像被堵上了一塊大石頭那般難受。
他知道孫匡是為了何事何來。
他見孫翊特地因為此事派出了孫匡為使者,他以為孫翊是更認同孫皎的看法,因此派了他的嫡親弟弟來支持孫皎。
陸遜心中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他本來以為得遇明主了,沒想到到了最后,他最后信得還是自己的親人。
心中有所嘆息,臉上的神色也會自然的浮現郁悶的神色。
陸遜的這副神色被不遠處的將校們看到了,他們此刻心中都是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
他們又看了看那與孫皎交談的越來越起勁的孫匡,看到他們那親密無間樣子,他們心中都覺得置換陸遜一事妥了。
在城門處聊了許久后,孫匡才漸漸息了對孫皎這個兄長的思念之情。
見時辰已經不早,他想起孫翊交托給他的大事,便開口說道,
“吾此番奉兄長之命前來,乃是有要事宣布,還請陸校尉聚集城中諸將,吾要當庭宣布!”
孫匡是對陸遜說出這番話的,眾將聽了也只覺得正常。
畢竟現在陸遜還是柴桑城中的主將,孫匡讓其召集諸將也是合情合理。
陸遜上前來,拱手一拜道,“臣領命。”
孫匡見狀點點頭,他想起了在臨出發前孫翊對其的囑咐,
“若你至柴桑,城內眾將臉色淡然,書信私予叔朗就好。”
“反之,若城內眾將臉色憤憤,你就以使者之尊召集諸將,當庭宣讀我的這封書信......”
孫翊的囑咐音猶在耳,書信內的內容孫匡也早已知曉。
此刻,他用一種抱歉的眼光看了看孫皎,但孫皎還在興奮中,并沒察覺到孫匡的這種目光。
他又用一種好奇的眼光上下打量著陸遜,在陸遜快要發現之際,他及時收回了目光。
而后眾將簇擁著孫匡往府衙走去,孫匡坐在車輦上,閉目沉思著。
看來江東士族,要崛起了。
在得出這種論斷之后,坐在車輦之中的孫匡臉上又很快恢復了一副柔弱的姿態。
吳郡陸氏是否崛起,與其關系不大,他只要做好一個弟弟的職責就好。
就像往常世人以為的那般,孫家四郎柔弱無為,多病難保,
這樣的形象就很好。
這樣的形象,讓孫匡感到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