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回了個“嗯”字。
然后,方友群也冒了出來,他發的是語音,聲音急促而又興奮,“在游艇上團建?”
項陽感到很奇怪,“方友群,你好像很高興啊。”
“能不高興嗎?游艇,那可是游艇啊!”方友群大大咧咧道:“以前只敢在電視上看看別人坐游艇的畫面,現在我自己也能坐游艇出海了,當然興奮了。”
項陽差異地發現,不止方友群一個人這么興奮。
很多人的表現都跟方友群一樣,大伙都高興壞了,群里熱鬧得就跟過年了一樣。
項陽見此,微微笑了笑,只要船員們高興,那便行。
另一邊。
將海產運回龍城市的李超,剛給項陽掛了電話,轉身就讓人開始準備起明天兩艘游艇出海所要準備的酒水跟食材還有淡水跟飲品了,李超是壓根就沒想過,船員們會投票否定上游艇上玩的可能性的。
如果要是免費的都沒人上游艇上玩。
那日后李超也不用再經營這些游艇了。
其實李超之所以這么安排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他想看看船員們,對游艇的服務是否滿意,游艇上的設施、服務,是否還有需要要改進的地方,他是直接把船員當做了實驗小白鼠,畢竟,李超也是第一次經營游艇。
雖說游艇其實就是一個更加高級的酒店,跟經營酒店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但對李超而言,這雖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但確實是一個跨步與改變。
游艇,是一種水上娛樂用高級耐用消費品。
它集航海、運動、娛樂、休閑等功能于一體,滿足個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
在發達國家,游艇像轎車一樣多為私人擁有。
而在發展中國家,游艇多作為公園、旅游景點的經營項目供人們消費,少量也作為港監、公安、邊防的工作手段。
游艇是一種娛樂工具這一本質特征,使它區別于作為運輸工具的高速船和旅游客船。
在目前這個階段經營游艇,紅利期是很長的,因為在將來,人們的經濟水平再一步提高之后,游艇將可能會和汽車一樣,成為進入家庭的下一代耐用消費品。
發達國家的土豪們可能已經厭倦只能開著游艇去加勒比海或地中海等海域,他們現在可能更傾向于去其他人從未到訪過的海域。
但在國內,能夠乘坐游艇到近海轉一轉,端著酒杯站在甲板上,感受一下海風,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實際上,游輪提供娛樂的功能設計,最早是由我國提出來的。
早在南北朝時期,我國就有人發明了靠人力踩動木制槳輪,古稱為車船,那就是最好的游輪。
而讓船只提供娛樂活動,更可以追溯到唐朝。
在唐代詩人的詩中,就有不少是描述花船跟畫船的,這些,就是船只最早期對娛樂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