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陽,我們得回自己的船上了。”賀明德摸著圓滾滾的肚子,跟項陽辭行道。
項陽看向賀明德,笑道:“這么早,就要回去休息了?”
陳慶生笑著道:“老賀,該不會是幾瓶啤酒就把你給灌醉了吧?”
“不是。”賀明德連忙道:“因為探照燈的關系,我發現海里面的魚很多,所以我尋思著回去再拖一網。”
“嗯?”項陽聞言,知道對方是要回去工作,是有正事要忙,于是便也不再阻攔,點頭道:“行,經過探板的時候小心,別掉到海里了。”
賀明德跟伍世文都點點頭,表示自己會小心的。
游輪跟流刺網漁船開始逐漸靠近,當雙方離得只剩下十米遠后,雙方開始往船上架探板。
流刺網漁船上有自帶的卸貨探板,但長度只有幾米,夠不到游輪上。
項陽讓人找來一塊木板,搭在游輪甲板的邊緣,連接著對面的流刺網漁船。
然后項陽率先,踩著探板,一跨步就到了那艘流刺網船上。
“你們的船不錯啊。”項陽左右打探了下,“外觀至少九成新,就是不知道內置怎么用。”
“外觀是經過翻新了的,是十層新,內置一般般,很多設備都有些老化了,不過能用,沒什么大的毛病。”賀明德笑著道。
“而且這不是我的船,是我們的船,陽哥你也是有股份的。”伍世文糾正道。
項陽聞言笑了笑,這段時間,村里是有了不小的發展,不少村民都多多少少賺了一些,但相比較于這么大一艘流刺網漁船而言,還是有些杯水車薪了。
買這艘漁船的時候,伍世文跟賀明德的缺口有點兒大,所以他們找了不少人,也找到了項父。
項父手里有些余錢,并且他覺得這是個穩賺不賠的活,所以大氣地投了幾十萬。
實際上,這世上哪有什么生意是穩賺不賠的。
大海中的漁業資源確實很多,但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每個大型碼頭,都是數不清的漁船,這是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
早些年,船只少,捕魚全靠膽子,只要有膽子買船,就都有得賺。
近十年,船只逐漸地多了起來,干遠洋捕撈這一行,除了膽子,還得靠運氣,運氣好的話,一船拖個幾百萬回來沒問題,運氣差的話,可能有時候繞著全球轉上一圈,也賺不了幾個錢。
近幾年,遠洋捕撈真的完全是靠技術跟設備了。
技術跟設備只要領先一點點,平均收入就是其他人的好幾倍。
項陽雖然沒有過硬的技術與設備,但他有神秘玉貝在,所以才能每次都賺。
當然,如果要是就這事項父跟項陽商量,項陽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
項陽本來就期待村里人能夠買大船,去遠海,去開辟更富、更深的浴場,現在有人走出了第一步,項陽當然是不留余力的支持。
“小文說的對,這是我們的船。”賀明德先是一愣,隨即就笑道:“小陽,你還是第一次到這艘船上呢,這一網,就由你來指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