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渺小的南極冰藻是被人類所忽略的。
毎當破冰船在南極冰海奮勇前進時,兩側船舷總是可以看到一米多厚的冰被翻起,橫七豎八地源浮于水面。
如果要是有人仔細觀察那些厚的冰塊,就可以發現冰底層和斷面上帶有淡茶色和褐色層。
最初,人類以為這些與眾不同的冰塊顏色是海冰中的混沙,沒有過多注意。
后來,經過生物學家的鑒定,才發現這是在海冰中生長的微型藻類,即冰藻。
冰藻落戶海冰下,利用海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長、繁殖。
像所有植物一樣,冰藻同樣依賴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貯藏在細胞內,以此自養和供養其他生物冰藻的魅力十分了得,但凡有冰藻生長的海冰下,就可以發現橈足類和端足類等低端浮游動物聚集在一起。
當然,更少不了貪吃的魚和磷蝦。
而大一些的動物,如企第、海豹,也會因此有了足夠的食物,一個龐大的浮冰區食物鏈由此產生。
冰藻為南極生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營養支撐著整個南極的食物鏈。
如果沒有了冰藻,南極將會只有寂寞孤寒。
由于南極屬于高緯度高寒區,它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決定了冰藻的種類和分布特征。
南極海域中存在的浮游微藻,不僅包括南極特有的藻類,而且也包括了世界上其他海域中的某些藻種,這些藻種由于適應了嚴寒的極地環境而生存繁下來。
有生物學家對南極戴維斯站附近的冰藻進行了分析鑒定。
通過研究,生物學家們共發現冰藻三門八十二種。
其中硅藻類七十六種,占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甲藻五種和金藻一種。
在七十六種硅藻中,羽紋硅藻綱的種類占優勢。
其中克氏繭形藻、海洋脆桿藻、長菱形藻、近淺形脆桿藻、中脅卵形藻、柔弱菱形藻是每個月都會出現的種類。
項陽知道,南極冰藻不僅在南極的生態系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時還在基礎研究和開發立用方面也具有廣闊的前景。
由于南極獨特的地理及氣候特征,形成了一個嚴寒、雖輻射的環境,生存于其中的冰藻必然對這種獨特的環境具有特殊生理上的適應生,從而可以生存繁衍。
正是由于冰藻這種特殊的生理特征,必然使其成為研究低溫生物學的良好試驗材料。
此外,冰藻也是新型活性物質的潛在來源。
科學家們認為合理的開發南極的低溫藻類資源,不僅可以從應用上豐富我國現有的微生物資源。
如果要是能從冰藻中再開發出有價值的生理活性物質和產品,更可為基礎研究提供新型研究材料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