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在一定意義上是公平的,失去的東西會在別的方面獲得補償。
盲鰻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經過惡劣環境的鍛煉,盲鰻變得不怕熱,也不怕冷,能在零上四十度到零下二十度的水溫中照常生存,這是別的所有魚類都不具備的功能。
更神奇的是,為了讀過漫長的缺少食物的歲月,盲鰻進化出了四顆心臟,它能夠半年不吃任何食物,而依舊活得很好。
在過去,人類一直以為盲鰻感知環境變化主要是靠嘴部觸須和面部神經。
但經過科學家仔細研究后發現,引導盲鰻準確接近目標的不僅僅是觸須和面部神經,還有布滿全身,肉眼難以見到的超感覺細胞。
另外,盲鰻除了測線系統比一般的魚類靈敏外,它們微小凸起的感覺細胞的功能也發揮到了極致,完全可以替代視覺器官。
盲鰻的觸須不僅可以察覺極小的波動變化,在觸須上邊還有足以分辨不同魚類的味蕾,盲鰻正是依靠這些觸須接近獵物。
曾經,有科學家利用水下攝像技術研究過深海盲鰻捕食的過程。
科學家們發現,盲鰻竟然是鯊魚的“天敵”。
方友群滿不在乎道:“陽哥,不就是一條大蚯蚓嗎?這有什么好小心的?”
“大蚯蚓?”
“哼,你覺得鯊魚可怕不?”項陽問道。
方友群點頭,“鯊魚是海中的霸王,是除虎鯨外最兇猛的魚類了,當然可怕。”
“鯊魚在海底所向披靡,不管是游到哪,其它魚類都是聞風喪膽,落荒而逃,但盲鰻卻是鯊魚的克星,你說盲鰻可怕不可怕?”項陽道。
“什么?這玩意是鯊魚的克星?這不可能。”方友群驚呼道。
“你還別不信,事實就是這樣子。”
盲鰻雖然體型沒有鯊魚大,牙齒也沒有鯊魚鋒利,力量更是遠遠小于鯊魚,但是,盲鰻卻能利用自己的生存技能,鉆入鯊魚的魚腹中。
盲鰻的食量非常大,如果是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盲鰻每小時可以吃掉相當于自己體重兩倍的魚肉。
盲鰻像蠶絲一樣,是一邊吃,一遍排泄,很多鯊魚都是這樣被盲鰻給咬死的。
方友群聽項陽說完,有些驚疑不定道:“陽哥,照你這么說,這盲鰻不就是寄生蟲嗎?”
“何止是寄生蟲這么簡單?”
項陽搖搖頭,繼續說道:“盲鰻除了以小型甲殼類動物及多種魚類為食外,還向所有的大魚發起襲擊,是名副其實的深海幽靈,生物學家稱它為魚盜賊。”
人類曾經在一條雪魚的體內,發現了一百二十多條盲鰻。
有時候,一些海鮮被做成刺身,刺身里邊有盲鰻的幼崽,那些盲鰻的幼崽被人類吃下去后,也會在人的體內寄生。
曾經有位富豪,非常喜歡吃海鮮刺身,結果有天他肚子非常痛,他以為是闌尾炎,送去醫院檢查后,醫生發現他體內有一條半米多長的盲鰻,極為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