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搖搖頭,“不,這應該不是什么魔鬼魚中的全新品種,而且在之前也不是沒發現過。”
“在此之前,有人看見過這種粉紅色的魔鬼魚?”陳慶生愣道。
項陽點頭,說道:“對,在此之前,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附近,有一條翼展接近七米,重量在兩噸左右的魔鬼魚非常出名,因為它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粉紅色外觀,是之前人類在全世界發現的唯一一條粉紅色的魔鬼魚。”
“這么說,目前我們船上的這條,是全世界第二條粉色魔鬼魚?”陳慶生驚喜道。
項陽明白陳慶生為何高興。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一條全世界唯二的粉紅色魔鬼魚,這價值簡直是不可估量的。
粉紅色魔鬼魚,是可遇不可求的。
到目前為止,人類并沒有捕獲到過這種粉紅色的魔鬼魚。
人類發現的第一條粉紅色魔鬼魚,被冠上了經典系列作品《粉紅豹》中的主角——督察克洛索的名字。
那條粉色魔鬼魚雖然常年生活在澳洲的大堡礁附近,但能夠目擊到它的人類還是非常少的。
從人類第一次發現那條粉紅色魔鬼魚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但人類別說捕獲了,甚至連關于它的照片和視頻都并不多。
根據權威媒體統計,從人類發現那條粉紅色魔鬼魚算起,之后的五年總共目擊紀錄不超過十次。
芬蘭攝影師克里斯蒂安·萊恩是第一個發現自然界中存在粉紅色魔鬼魚的。
當時那條粉紅色的魔鬼魚和另外六條普通的蝠鲼,在海中繞著一塊珊瑚礁轉圈圈,整個繞圈持續了半個鐘頭的時間。
那其實是魔鬼魚的求偶儀式。
粉紅色的魔鬼魚和六條雄性魔鬼魚,正在競爭一條雌性魔鬼魚的配偶位置,攝影師在拍下那群魔鬼魚以后再回看照片,始終不敢相信自己拍到的魔鬼魚中有一條居然是粉紅色的,一開始他還以為是機器故障了。
說起來,很多海洋生物都有繞著珊瑚礁游動的習性。
這其實是因為魚在海中生活,身上難免會有寄生蟲或者藤壺生長。
魚沒有手,不能像人類那樣自己給自己撓癢,于是就會找一些形狀合適的珊瑚礁,在上面繞來繞去,清理掉皮膚上的寄生蟲跟藤壺。
有的珊瑚礁恰好形狀大小都很合適,就會被魚類盯上,變成大家固定來撓癢的地點。
“是不是自然界里的第二條粉紅色魔鬼魚我不知道,畢竟有一有二,很可能就會有三,甚至更多,但這絕對是人類目前為止捕獲到的第一條粉紅色魔鬼魚。”項陽笑著說道。
在此之前,項陽從未聽說過,有漁民捕到過粉紅色的魔鬼魚。
這時候,方友群走了過來,他在這條粉紅色魔鬼魚前方兩米處蹲下,一臉好奇地看著,“陽哥,這魔鬼魚不應該都是黑色的嗎?為什么這條是粉紅色的啊?”
項陽沉思了片刻,然后才道:“正常來說,魔鬼魚的顏色確實應該是后背黑色,肚皮白色,或者后背是黑白交替的花紋,由于魔鬼魚在水中是以平攤的姿勢游泳的,深色的后背和淺色的肚皮可以幫助它們更好地在海中影藏自己,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經過優勝劣汰選擇后的結果。”
“那會不會是在很久以前,海洋里也有很多粉紅色的魔鬼魚,但它們因為顏色太過于顯眼,都滅絕了,所以今天粉紅色的魔鬼魚數量才這么稀少。”方友群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