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劍山,絕頂!
便見有四人距離劍碑最近,幾乎是后輩抵著劍碑壁。
其中三位是白發老者,從左到又依次是胡百全,許肅,孫應征。
而那最后一人竟與此三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頭濃密的黑發盤起,橫插著一根玉簪,看樣子不過二十出頭。
他便是滄漓凌氏有字輩第一人,名動整個北海的千年不遇的劍道奇才,凌有仙是也!
突然,凌有仙猛地睜開眼睛。
下一刻,三位白發老者也睜開了眼睛。
卻聽許肅詫異問道:“莫非小友已經補全了自己的劍道?”
不僅僅許肅好奇,胡百全與孫應征同樣好奇的看向他。
想他三人鉆研劍道數百年,依然不能悟出獨屬于自己的劍道,只能將劍碑上的劍道化為己用。
雖經過多年的參悟磨合,劍碑上的劍道與自身越發契合,可終究不是自己的劍道,總會存在瑕疵,達到完美契合的地步。
但凌有仙小小年紀,觀劍碑的時間不超過十年,竟然就有這般大的收獲,怎叫這三個老家伙不震驚。
隨著許肅一開口,維持了數年的寂靜被瞬間打破,三十幾名參悟劍碑的修士齊齊睜開眼睛,看向這個讓人望而生畏的劍道奇才。
凌有仙平淡的說道:“略有收獲,但距離補全自己的劍道還相差甚遠。”
旋即又道:此劍碑上的劍道我只參悟了七成,余下三成與我的劍道相違背,卻是不能參悟的。”
此話一出,在場諸人嘴角猛抽。
這是人該說的話嗎?
不到十年的時間,劍碑上的劍道就被參悟了七成。
殊不知,在場這些練氣劍修與筑基劍修的進度都是以每十年參悟幾分計算的。
劍碑旁邊的三位老者,當年也是名動北海的劍道天才。
其中許肅巔峰時期,參悟進度也只能達到十年參悟一成劍碑上的劍道,至于胡百全與孫應征的巔峰時期,則比許肅的參悟進度還要低些。
但那也只是一時的,從那之后,所有人的參悟進度都慢了下來,參悟進度也就每十年數分。
到了此時,他們數十年都不一定能參悟一分劍碑上的劍道。
余塵的天賦比許肅還要高不少,巔峰時期也只做到了十年參悟兩成劍碑上的劍道。
好嘛,這個怪物不到十年就參悟了七成,關鍵看那樣子好像還覺得沒啥大不了的。
這讓為參悟劍碑劍道花費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人情何以堪?
三人白發老者心想,“看來還是低看了此梓在劍道上的天賦。”
許肅勉強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微笑,“小友在劍道上的天賦但真是讓人望而止步啊。”
凌有仙謙虛的說道:“前輩謬贊了。”
許肅無奈的擺了擺手,謬沒謬贊他們心中很清楚。
便見沈一鳴也被震驚的無以復加,心中頓生一股頹廢。
說來,沈一鳴的劍道天賦其實不差,絕對屬于天才一流。
倏然間,他內心猛地一震,“不,我不能因此而頹廢,我要以他為目標,我要超過他,向所有人證明,我沈一鳴才是北海第一劍道天才。”
他渴望超越余塵,超越凌有仙,向整個北海修士證明他的劍道天賦。
這一刻,沈一鳴對劍道的追求之心更加執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