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宗是一個以煉器聞名的仙道宗門,不過自上一位煉器宗師壽元耗盡坐化以后,門中已經有近五百年沒出過煉器宗師。
近五百年來,北海就出了七個煉器宗師,五大派各有一位煉器宗師,另外兩人分別是仇陣與玄火真人。
雖然沒了煉器宗師,卻不意味著如意宗的實力變弱了,恰恰相反,近數百年來,如意宗的實力在不斷增強。
特別是近二百年,估計是將精力從煉器轉移到了修煉上來,整體實力越發強大,甚至能與號稱大派之下第一仙道勢力的伏魔宗比較。
關鍵在于如意宗有進取之心,相比較之下,與之結盟的天符門,九宮島,百草軒就顯得保守的多,尤以百草軒最為固步自封,其次是九宮島,最后是天符門。
若不是外部壓力太大,估計當初四個勢力都不會結盟。
只能說成也修仙技藝,敗也修仙技藝,沉迷于所學習的修煉技藝后,花在修煉上的時間自然會少許多,如非是修煉天才,又怎么可能在有限的時間里,擁有強大的修為境界呢!
而如意宗沒了煉器宗師,當初傾全宗之力,亦是功敗垂成,未能培養出新的煉器宗師。
而沒了煉器宗師坐鎮的如意宗,聲望自然急速下跌,本身實力又處在十幾個勢力最末的位置,當時真是岌岌可危。
這般情況下,宗門急需要找到新的出路,高層進而轉向了修煉,有意著力培養那些修煉天賦好的弟子,希望他們能夠盡快成長起來,增強如意宗的實力,彌補因缺失煉器宗師損失的聲望與威名。
于是在充足的修煉資源與良好的修煉環境下,挑選出來的弟子修為節節攀升,在短短百年左右的時間內,相繼結丹成功,躋身宗門高層,擁有不低的話語權。
老一輩高層本意是為了彌補缺少煉器宗師損失的聲望,可他們萬萬沒想到,親手培養出來的人竟然與自己等人唱反調,不再堅持如意宗的傳統,也就是主修煉器,而是主張增強個人修為境界,從而強大宗門實力。
那時的如意宗內充斥著新老矛盾,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可新進的金丹長老們擁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壽元。
往后數十年內,老一輩金丹長老相繼因壽元耗盡坐化,宗門大權完全轉移到了這些更注重自身修煉的金丹長老手里。
宗門高層換成了清一色支持增強個人修為境界的金丹長老,縱然下面有不少人反對,也沒啥用,潛移默化之下,如意宗內越來越多的弟子傾向于個人修為境界上的提升。
大概百年前,如意宗內最后支持主修煉器的那一批修士壽元耗盡坐化后,如今大概用了四百年的時間,徹底完成了由一個主修煉器的仙道勢力,轉變為主修自身修為境界,原本主修的煉器卻成了輔助。
毫無疑問,如意宗經歷了一場變革,促使宗門實力不斷增強。
從原本十幾個勢力中最末的位置,一躍爬到了第二位,甚至能與第一的伏魔宗較量。
如意宗的變革能成功,且在短短數百年有如此成績,都有著先決條件。
首先唯一的煉器宗師壽元耗盡坐化,宗門未能培養出新的煉器宗師,急需要新的東西支撐如意宗的聲望與威名。
正因為有需要,所以才會誕生!
其次,這是一個是數千年的煉器宗門,數千年來,積累了大量財富,或者說大量修煉資源,這才能保障如意宗弟子在數百年修煉所需。
最后,近千年以來,北海局部混亂,甚至爆發了戰爭,可總體處于穩定狀態,特備是宗門云集,北海人族大本營的東部,有著五大派的直接鎮壓,幾乎沒出過什么大亂子。
正因為沒有來自外部壓力,如意宗才能順順利利完成這場變革。
說白了,如意宗的成功變革并不是運氣好,而是充分利用深厚根基的結果,最終的結果也在接受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