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點,他們打團本來就很猛。”
DMO這邊,下路的ga忍不住了。
這把讓他選個女槍,一開始ga其實是拒絕的。
女槍這玩意雖說版本大熱,但終究是無位移的ad。
一旦在閃現處于CD時遭遇到強開,那種絕望的感覺會令人很不爽。
好在這把自家的輔助是個布隆,ga感覺自己還能玩。
前提是……卡密爾不要太肥。
卡密爾打不過劍姬。
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玩家會這么認為。
從前期,到后期,1v1對位,劍姬就是優勢,這是鐵打的事實,也許會有頂尖的卡密爾操作了劍姬的視頻被發了出來,但類似的定論卻不能由那一小部分人來評判。
卡密爾是個打團英雄,讓它和劍姬去solo,不是強人所難嗎?
真要是比打團能力,劍姬被卡密爾完爆十條街都不止。
英雄的屬性不同,側重方向自然也不同。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卡密爾前期拿到了兩個單殺,已經2/0了。
第一個單殺劍姬能用tp縮短劣勢。
但這一次單殺過后,劍姬虧的卻足足有接近三波兵線。
塔下的一波半,外加他陣亡后又被卡密爾推過來的一整波。
這已經虧的不是一點半點了。
“卡密爾這邊經驗條已經8級過半,劍姬的話……如果我沒看錯,他只有7級出頭,兩邊經濟差拉開了呀。”
娃娃感嘆。
“這還不是最致命的,卡密爾這波回家補充了耀光,外加一個小木槌,這裝備在當前時間段有點太好了,照著這個情形走下去的話,卡密爾也許能在12分鐘之前擁有提亞馬特加上三相之力這兩件裝備。”
米勒在旁補充:“玩過卡密爾的人都知道,這英雄就前期在面對到部分英雄時稍弱一點,真正做到三相之力的時候基本就代表著該英雄的強勢期已經到來。”
“這場比賽dic選手的表現讓卡密爾的強勢期提前了至少三分鐘。”
米勒絕非夸大其詞。
當前版本并非是上單稱霸的版本。
相反的,這個版本的上單位經常會為團隊來做出一些犧牲。
像三相之力這種很貴的裝備,加上出門裝、草鞋,以及線上必備的真眼,能夠在接近15分鐘的時候做出來就已經算是正常發育了。
就拿上一場比賽做比較,阿樂拿到的劍魔在15分32秒時才做出自己的黑切。
那可是優勢路啊。
李默的卡密爾這場比賽除了3級之前被壓了幾個補刀之外,其余的補刀大都穩穩收下,現在更是壓制了劍姬二十幾個刀。
對線能打成這樣,不夸張的說,這就是每一個LPL隊伍的上單選手希望的樣子。
“呼。”
李默輕輕吐出一口氣來。
他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在輕微的發抖。
這是在緊繃精神的情況下完成極限操作后的身體反應。
感覺心跳的速度都隨之加快了一些。
調整著呼吸,李默盯著屏幕陷入沉思。
他有一個習慣。
每每在完成一個操作時,不論是他擊殺了對手,還是被對手所擊殺,李默都會去思考,思考自己如果重來一次,有沒有規避被殺,或者擊殺對手更節省技能和血量的方式。
大多數職業選手都類似的習慣。
有句話說的好。
千萬不要用你的興趣去挑戰人家的職業。
李默替補一年多就悟出了一個道理。
哪怕他想當的只是一名咸魚的職業選手,也得做出相應的努力。
否則連當咸魚的資格都沒有。
“操作還是不夠流暢,有點生澀。”
這是李默對自己這波單殺的評價。
卡密爾已經算得上是李默最能拿得出手的英雄之一了。
若是在rank里,李默相信自己應該能做的更好。
但這是比賽,“臨場發揮”這四個字在任何體育競技項目中都占有相當夸張的比重。
大局觀讓李默在觀察到挖掘機在下半區時,他應該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