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朝中百官,也是對此略有些摸不著頭腦,搞不清劉弘究竟想干什么了。
——趙國地處北墻,其重者甚,暫不設王!
這個消息傳出當天下午,趙幽王劉友之子劉遂便氣沖沖進了未央宮!
但讓人匪夷所思的事,不過一刻之內,劉遂便面色蒼白的從未央宮內走出;逢人問起趙國之事,更是只字不提,只慌亂道:“公慎言,慎言···”
如果劉遂沒能得到趙王的位置,還不足以讓人詫異的話,那燕國的歸屬,便足以讓人瞠目結舌了。
——羹頡侯劉信,太祖高皇帝長兄,武哀王之后嗣;其仁善賢德,允文允武,當王之!
輕飄飄一句話,疆域數千里,其面積并不比戰國時期小多少的燕國,就這樣落到了羹頡侯劉信頭上——劉弘透出的消息中,燕王一事已有定論,并不在朝議民煮討論的范疇之中!
對此事,朝臣還偏偏挑不出任何一點錯——在劉邦二兄一脈有吳王劉濞,四弟劉交王楚國的現在,追尊開國皇帝劉邦長兄一家為王,以彌補武哀王一脈,完全就是老劉家宗親和睦,劉弘善待宗室的表現!
而原本自認為有機會移封燕地為王的劉澤,非但沒能成為新一任燕王,反而是面臨著被削奪封土之后,繼續做瑯琊王的命運···
至于劉澤的罪責——坐失其土、其軍,朝臣們則都是眉毛一挑,品味起其中暗含的潛在信息。
瑯琊王究竟有沒有錯?
——失去王**隊,劉澤唯一能僥幸活命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他姓劉而已!
劉弘卻并沒有如高皇帝處置代頃王那般,直接粗暴的奪去王爵,而只是輕飄飄削其一縣,無疑算得上的寬宏大量。
但在朝臣們原本的預想中,劉弘為了安穩宗室,以全力應對丞相等人,必然會對劉澤犯下的過錯視而不見!
劉弘卻毫無顧忌的將劉澤的罪責捅破,雖然從輕處罰,但也絲毫沒有將此時摁下的意圖?
稍稍翻起眼皮,看了看站在朝臣隊伍最前端,正小聲交談著的陳平、周勃、劉揭以及灌嬰等人,眾人意味深長的一聲輕嘆,旋即不著痕跡的將目光收回。
——劉弘,已經做好了和丞相一黨正面硬剛的準備!
·
·
·
PS:由于西漢的官制、律法,與秦有著極大的相似度,所以在研究西漢官制時,歷史研究者普遍以出土漢簡以及流傳下來的漢史為主要參考,并以秦簡、秦律作為佐證。在研究過程當中,將兩個時代放在一起,稱‘秦漢’,多數時間是同時研究的。宦官官制,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漢承秦制,從三公到九卿,以至于更具體的下轄官員,漢官制與秦官職幾乎可以稱得上的‘復制粘貼’的關系;而漢宦官官職,除了因為趙高而被移除的‘中車屬令’,以及將宦官掌玉璽改為侍郎掌玉璽,稱‘持璽侍郎’外,幾乎和秦宦官官制如出一轍。
文中援引的關于漢宦官官制的內容,考自《后漢書·百官志》《漢書·百官公卿表》;
秦宦官官制及御府丞相關內容,考自《通典·職官八》;
宦者五尚,考自《漢儀注》:省中有五尚,即尚食、尚冠、尚衣、尚帳、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