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飛魚刀法已小成,盡管不如夢中那么順暢,但憑借殺掉蘇鵬宇得到的兩年多刀法修為,展現出來的刀法修為也超過小成。
不過,和沈鵬宇已入化境的飛魚刀法相比,依舊差得還遠。
“和我交過手的武館弟子,才占飛魚武館大約三分之一,而且是較弱的那些。
等我和飛魚武館弟子都交過手,也許我也能將這么飛魚刀法達到化境。”
李越目光閃動,神色炙熱。
“屆時,飛魚刀法可能將會成為我第一門達到化境的武功!”
練了一會武后,李越先到官府門口的告示欄去看了看,之后往向飛魚武館走去。
……
明亮房間中。
架子上擺著花瓶書籍等東西,古色古香,增添幾分文雅氣息。
鎮武司捕快周偉坐在書案后,捧著一道剛到不久的公文,皺眉思索著。
之前他發現新晉鎮武司捕快楊易被殺一案疑點重重,以防萬一謹慎為上,決定調查清一切疑點后,再上奏鎮武司。
在此之后,他一直調查這件事。
殺官這么大的案子,事關朝廷臉面和威嚴,鎮武司派來周偉,因為他觀察入微,辦案能力高超。
花了數天時間,周偉根據一些蛛絲馬跡,把這件案子調查清楚,拼湊出了事情真相。
這件事起因是消失無蹤藏匿多年的大盜夜傷斧張遠,被所住村子的同村之人李越,不知發現了他什么事情。
之后李越遭到想殺人滅口的張遠襲擊,險些被殺死,僥幸活了下來,但一時失去了記憶。
第二天恢復起一些關于張遠記憶后,李越立刻到縣衙提供了線索。
根據那日的捕快交代,那天李越或因所受傷勢發作或因害怕喪命不想領路,結果被楊易以強硬態度帶到了張遠的院外,充當誘餌吸引張遠的怒火。
在捕殺張遠的亂戰之中,李越遞出最后一刀,殺死了背對他的張遠,也救了體力已不支的楊易。
但事后縣令為了功勞,欺下瞞上,將李越這重要的一刀隱去,安在了手下的捕頭楊易頭上。
楊易在張遠死后,帶人搜查他生前所住小院和周圍,翻找早年被他所盜的財寶,但奇怪的是沒有找多久就放棄了。
如果找到張遠生前所偷的財寶,又是一件功勞,楊易沒道理那么容易放棄,除非他放棄帶人翻找財寶,能給他帶來更大的利益。
想來想去,只有一個可能,楊易知道張遠財寶埋藏所在或知道關于這一點的線索,他要獨吞財寶。
之后楊易讓城中的無賴瘦猴,牢牢盯著李越,得知李越突然離開李家村,楊易立馬騎馬帶刀追去。
再聯系之前,李越不知發現了張遠什么事情,被張遠襲殺,只有可能是意外發現了他埋藏財寶的地方。
楊易估計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才讓人盯著李越。
李越離開李家村,應該是挖出了財寶想要遠走高飛,結果被想搶奪財寶的楊易所阻。
兩人在官道上一番交手,最后傷勢未好的楊易死在了李越手中。
至于李越是怎么殺死楊易的。
周偉詢問過那日的捕快,得知李越此人沒有那么簡單,他曾接連躲過張遠數斧,有不低的身手,完全有可能殺掉傷勢沒有痊愈的楊易。
一些證據再加上合力的推測,至此一切疑點都有了解釋,只是在其他方面仍有一些問題。
比如楊易拿無辜百姓作誘餌誘捕兇犯,而且侵占他人功勞,即使拿本身的功勞去抵過錯,他能不能繼續當地方捕頭都是個問題,更別說晉升鎮武司捕快。
既然楊易本來不該晉升鎮武司捕快,那李越還算不算殺官,該不該列為朝廷欽犯?
這些周偉無法定奪,于是連同查辦的案情一起上報鎮武司,請求上面定奪,今天上面回復的公文到了。
……
周偉目光流轉,迅速看過公文,目光微動。
這道公文只有兩句話,第一句是一句十分簡單卻意味深長的話。
“朝廷是不會錯的,更不會被欺瞞!”
這是上頭的鎮武司給他所呈報案情的批示。
周偉看著公文,捏著眉頭,思索半晌,很快想明白了這句話蘊含的意思。
既然朝廷已任命楊易為鎮武司捕快,那么不管之前是誰最后一刀殺死了張遠,在任命后最后一刀殺死張遠的只能是楊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