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是突厥人,正在叫囂著讓李世民投降,這應該就是歷史之中的唐朝渭水之盟前的那一戰。
按照歷史的走向,唐朝演戲了五百年后,因八王之亂重新讓中原進入了諸侯爭霸的情況,在線了戰國時代諸子百家崛起,最終亂戰三百年,由童高祖一統天下,建立龍國直至現代。
李世民穿著一身鎧甲站在城墻之上:“頡利你要戰,我便戰,投降是不可能的!”
其實早在突厥人來的時候,李世民的文臣武將們早就已經討論好了,打是不可能打的贏的,但是一場都不打,就直接去求和也是不可能的。
這樣的話,對方可能會獅子大開口,而且對于士兵的士氣也不好,所以必須要打上一兩場,讓對方知道,你們是打不進長安的。
再去善談議和之事才能最小的降低損失,而李世民不知道的是,其實頡利和突利也根本不想打,本來他們只是想來中原打一波秋風就走的。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弄出了玄武門之變,砍死了李建成,囚禁了李淵,而那些忠于李建成和李淵的人就不爽了,邊境的守軍甚至都沒有阻止突厥人,就放著突厥人沖了進來。
而突厥人一開始到是很開心的,可以多搶奪一些東西,但是一路這么順暢的就殺到了長安,他們蛋疼了,這戰線拉鋸的太長了,長到沒有補給了。
他們現在的軍糧只夠半月之用,從長安殺回草原是夠了,但是強行攻打長安是絕對不夠的,畢竟他們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擅長打攻城戰。
二十萬人要是硬耗著長安,最少立馬損失十萬人,甚至要圍困最少一月以上才可能打的下來,但是頡利和突利又不蠢,一個月的時間變數太多了。
就說各地李世民勢力的人反應過來了,揮軍來救援,到時候包抄他們,他們就死定了,而且如果真打下來了,他們統治一個長安有個毛用啊。
長安之外的城市他們一個沒打下來,到時候就只能守著長安當烏龜?
所以頡利和突利是不想打的,但是又不可能直接掉頭回去,這樣的話不就是明擺著告訴李世民他們軍糧不夠么?
這樣的話,李世民派出一萬多人不停的騷擾他們,埋伏他們,甚至只要燒毀了他們的軍糧,呵呵,這一場戰爭可能沒打他們就已經先輸了。
在雙方都不想打,但是又不打不先打一兩場的情況下,這戰斗還是開始了,頡利大喊一聲:“殺!”
幾萬人就這樣拿著巨木,推著攻城車慢慢的往長安城進發,李世民一看抽出長劍:“保衛長安!”
說完李世民長劍一揮:“射!”
可說是萬箭齊發,簡直比電影之中大片的感覺還要震撼,王點在數萬米高的高空上頗為的震驚:“真不愧是大場面啊!”
隨后王點一笑:“這不正是我裝B的好時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