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鎮碼頭。
倒春寒依舊在繼續,碼頭上沒有幾個人,平日里聚集在碼頭上扛包干活的力工這會兒也都躲在避風的角落,圍著柴火堆,烤火取暖。
沒有活兒干的他們,哪怕是身強力壯,沒運動的情況下,也是扛不住這嗖嗖的寒意。
明明是春天了,可這寒冷勁兒,比起冬天的時候,就沒多大的差別。
“真是見了鬼啊,這啥鬼天氣啊!”
“可不是嘛,這天兒要是繼續這么冷下去,可就耽擱了春種了!”
“去年大旱,今年又耽擱了春種,這日子咋過?”
“我說,你們家里買糧沒有啊?”
“買了,能不買么?”
“這糧價,怕不是又要往上升了,這日子真的沒法過了啊!”
“你們說,這要是真的耽擱了春種,朝廷會賑災么?”
“誰知道呢?”
“去年的時候,要不是人家富貴侯出錢,等朝廷的賑濟,又不知道會餓死多少人!”
“有船來了,有船來了!”
一幫人正閑聊著,忽然有人大聲吆喝起來。
聽到這吆喝聲,一群人飛快跳起來,也不管剛才閑聊的多么和諧,你爭我搶,互不相讓地沖向碼頭。
眼瞅著今年要遭災,現在能多賺一文錢就多賺一文錢。
“散了,散了,是客船!”
很快,又有人喊了起來。
客船基本都是載客,即便是有什么行禮,也都是些小物件兒,基本是用不到他們這些力工。
剛才還你爭我搶的力工們,很快又回到了火堆旁坐下。
當然,也有些不死心的人守在碼頭上,渴望著能有點兒活兒,哪怕是賺個十文八文,也是好的。
……
江面上的三艘客船,正是歸來的徐老爺子一行人。
不過,在這客船的后面,還有十艘貨船,滿載米糧的貨船。
徐老爺子雖然在江陵城就回轉了,但在江陵城的這段時間,他可是談下了老多的米糧買賣。
如今的十船米糧,不過是第一批。
按照既定的規劃,既然要開米糧鋪子,那就不能只開一家,要開就開多點兒。
屯糧這事兒,自然是多多益善。
原本只是為了應付災年,但在知道劫運道要謀反后,徐老爺子就明白,他必須囤積更多的糧食。
一旦戰爭爆發,到處都需要糧食。
客船在碼頭上停穩后,最先下船的赫然是徐老大。
徐老大一下船,就招手喊了兩個力工上船。
沒多會兒,兩個力工就用軟搭子抬著徐老爺子從船上慢慢走了下來。
然后,沒用多久,鎮子上就傳開了武成侯重病的消息。
等徐老爺子被送回靈水村,他重病的消息也就跟著傳到了縣城,然后被人用極快的速度向著京城傳了過去。
徐老爺子病重的消息傳開,這前來探視的人,著實是有些多,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