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局落定,本宮許諾你們的,全都會兌現。”
“前提是,你們得按照本宮的吩咐,把事情都給辦妥了!”
“但憑殿下吩咐!”
聽了大長公主的一番話,冷刺和四大統領齊聲回應,異常恭敬。
……
第二日,永平帝再度召集滿朝文武和勛貴、皇族,商討對倭國興兵的事情。與之前的時候一樣,朝堂上的多數人都是持反對意見。
就在永平帝怒不可遏的時候,冷刺和西北鎮軍的四大統領幾乎是同時出列,表示他們愿意為君分憂,支持永平帝對倭國開戰,他們愿為先鋒。
一直被人反對的永平帝,看到這一幕,真正是喜出望外。
然后,不管朝堂上文武官員和勛貴、皇族的反對,永平帝悍然下旨,興兵討伐倭國,不滅倭國不罷休。
因為有了旋風騎和西北鎮軍的支持,永平帝的底氣不是一般的足。
為了表示對旋風騎和西北鎮軍的看重,永平帝強硬地命令戶部準備糧餉,他要去犒軍。
戶部尚書王齊家接到永平帝的旨意,沒有讓人按照吩咐去準備錢糧,而是進宮面見永平帝,準備跟永平帝好好說說這事兒。
一場倒春寒,注定了大唐半壁江山的收成不會好。再有齊平府蝗災,龍熙府北蠻為禍,冰河府野人肆虐……
大唐需要儲備錢糧,應對即將到來的災難。
可惜,面對王齊家的忠心陳言,永平帝完全沒當回事,而是異常霸道地表示,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對倭國的一戰,決不可免。
“圣上啊,太后之仇,并不急于一時。”
“如今,我大唐江山社稷危在旦夕,稍有不慎,便有傾覆之危,還請圣上能三思而行,為天下蒼生,為江山社稷,忍一時,退一步!”
“王齊家!”
永平帝怒喝一聲,“朕以你為戶部尚書,是要你為朕分憂的。錢糧不足,那你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讓朕連殺母之仇放下!”
“此次,朕不跟你計較!”
“若是你沒有能力做這個戶部尚書,朕不介意換了你!”
永平帝是真的生氣。
古語說,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可是他朝堂上的這些官員呢?一個二個的,只會推三阻四,沒有幾個人肯用心用力地為他著想,為他分憂。
一群廢物!
“臣,遵旨!”
王齊家苦著臉,告退。
錢糧不足的問題,讓他如何解決?
這兩年,大唐真的是多災多難。
去年西北干旱,江南雖然好些,但今年開春就來了一場倒春寒,從各地送來的折子可以看出,這一年的大唐,注定減產。
他到哪兒去弄這些錢糧?
“罷了,罷了,還是告老吧!”
王齊家回到戶部衙門,直接寫了一道折子告老還鄉的折子。
不過,他沒有直接將折子送進宮里,而是先回了家,將家里人給安排妥當,這才拿著折子,直奔皇宮。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雖然永平帝說不介意換了他,可他真的告老還鄉,肯定不會太容易,說不定會被直接下獄,算舊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