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君!
乾天殿上的眾人全都明白,這的確是重中之重的第一等要事。
那么,問題也就來了。
永平帝在位時,不曾立儲。
現在,該哪位皇子承繼皇位呢?
立嫡、立長、立賢!
如何取舍?
“諸位,本宮以為,皇后賢德,當立十四皇子!”
“自古有言,嫡庶有別。”
“十四皇子乃是圣上唯一嫡子,雖然年幼,但自小便有賢名,諸位應該都有聽聞。”
“那么,誰贊成,誰反對?”
大長公主立于龍椅之前,表情淡淡,可她這一句“誰贊成,誰反對”,愣是充滿了一股特別的霸氣,讓眾人有些膽寒。
曾經,永平帝和譽王在的時候,大長公主就素有跋扈之名。但那個時候,有永平帝和譽王鉗制,也有太后這個長嫂在上,大長公主縱然跋扈了些,卻還是有分寸的。
如今,朝堂之上,再無人能制衡大長公主。
不久之前,大長公主才帶人平滅了一門三公的徐府,斷了太平王的傳承。
這份狠辣,誰不望而生畏?
“大長公主所言極是!”
戶部尚書王齊家第一個跳了出來,明確表示對大長公主提議的支持。
作為一個非常懂得搞事情的人,王齊家能從一介寒門子弟出身走到戶部尚書這樣的高度,足見他的手腕和審時度勢。
很多事情,一旦有了第一個跳出來的人,便會帶動周圍的人,從而匯聚成大勢。
事實上,也有人不贊成大長公主的提議。
可沒人敢跳出來反對。
不久之前,十幾位勛貴和皇親被當街殺害,兇徒表現出來的線索代表他們是地府。可究竟是不是地府的殺手,他們都不確定。
當初左丘做京城府的知府,為了給手下的捕快伸冤,意圖敲響登聞鼓,結果在前往皇宮外的途中,遭遇的那連綿不斷的刺殺,可是瞞不住人的。
雖然殺手打著劫運道的旗號,但真相是什么,誰是幕后指使,就朝堂上的這些人精,又有幾個不是在揣著明白裝糊涂?
畢竟那個時候,連永平帝都選擇了裝聾作啞。
“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么,就這樣定了!”
“禮部,擇吉時,準備圣上的登基大典!”
“至于年號,就暫定為長安吧!”
“遵懿旨!”
對于大長公主的指示,乾天殿上的文武眾臣,沒有任何異議。
眼下,大勢在大長公主的手中,他們就算是不滿,也只能忍著。至于不想忍的,那就自己跳出來,相信地府和劫運道的賊子,會教他重新做人。
……
龍熙府,龍城。
京城變局傳到這邊的時候,徐老爺子正跟徐老大商量御寒過冬和防備北蠻南侵的事情。在聽到永平帝和譽王皆死,還被栽贓到了燕王身上,燕王又被干掉,一門三公的徐府被大長公主平滅,新君是年幼的十四皇子,父子倆都是愣了半晌。
這事兒的發展,讓他們都有些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