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側!
小皇帝李裄的一番言語,著實是把何皇后給嚇到了。
清君側這種話,是能隨便說的?
再有,那徐家父子是易于之輩嗎?
老話常說,請神容易送神難。
“皇兒,此事,不可!”
何皇后干脆地否定了小皇帝的主意,“首先,那武成侯父子未必肯聽皇兒你的旨意。”
“其次,大長公主如今執掌大權,南北兩營三十六衛,還有西北鎮軍,都在她的手里。”
“武成侯父子若是聽了皇兒你的旨意前來清君側,那么,一旦他打出清君側的旗幟,大長公主如何還會留我們母子活路?”
“反之,若是武成侯不打出清君側的旗幟,他帶兵入京,便是謀逆造反,大長公主可以從容出兵,圍剿他們。”
“勇武伯再是悍勇,也是雙拳難敵四手!”
“母后,難道我們就什么都不做嗎?”
小皇帝不信邪地望向何皇后,“若是任由姑祖母繼續這樣下去,我大唐的江山社稷勢必傾覆。”
“屆時,母后與兒臣依舊是難逃一死!”
小皇帝雖小,但看問題卻是相當的犀利。
何皇后沉默了。
她最初的想法是,慢慢熬時間,大長公主的年齡漸長,而她的兒子還很小,就算是熬時間,也能把大長公主給熬死。
只要大長公主死了,她的皇兒便是名正言順的皇帝,屆時重整山河,依舊是來得及。
可若是任由大長公主這樣折騰下去,怕是等不到她的皇兒長大,大唐就沒了。
“母后,兒臣雖然小,但也不想做亡國之君!”
“兒臣是太祖皇帝的血脈,兒臣寧可死,也不會讓大唐的社稷在兒臣的手上傾覆!”
“兒臣不管結果如何,兒臣想要放手一搏,還請母后能夠支持兒臣!”
面對何皇后的不贊同,小皇帝李裄卻是鐵了心要給徐老爺子寫一道秘旨。
他很清楚,這樣的機會,可能就這一次。
若是任由大長公主將武成侯和勇武伯父子奪爵去職,龍熙府被霜靈人占據,霜靈人以龍熙府為前哨,那么,大唐終將在霜靈人的手上傾覆。
而他,則是大唐的亡國之君。
歷朝歷代,亡國之君,這名聲可不好背。
“好,母后幫你!”
眼見兒子是鐵了心要放手一搏,何皇后還能說啥?
這是她的親兒子,她若不幫他,還能幫誰?
何皇后在宮里這么多年,聽從父親離國公何紀的囑咐,不爭不搶,身邊是真的沒什么人可用。
但沒什么人可用,并非一個可用之人都沒有。
小皇帝李裄寫好了秘旨,何皇后也跟著寫了一道懿旨,用了鳳印,然后請了她在宮里為數不多的幾個心腹之人,將這兩道秘旨送出了皇宮,送出了京城,送往襄邑府。
之所以不送往龍熙府,因為沒有人知道龍熙府現在的戰況如何。
但是,不管是何皇后,還是小皇帝,都知道,徐家老三在龍熙府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