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站出來,就意味著責任,意味著麻煩。”
“此番,在下被縣主擒拿,而縣主代表的是武成侯、勇武伯。甚至,您也可以說是代表的朝廷。”
“對于百姓來講,您到底代表誰其實一點不重要,他們只需要知道,他們惹不起你。”
“在這樣的情況下,您讓他們出來為了我,跟您抗爭,您覺得,他們敢嗎?”
楚修言看得很透徹。
而經過他這一番講述,福寶也是懂了,悟了。
百姓啊!
為什么會這樣?
楚修言說的圣人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乍一聽,真的是很有道理。可為什么百姓不敢抗爭呢?
不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嗎?
他們的恐懼,源自他們并不了解朝廷的律法,源自他們不了解官場,甚至是不了解他們自身擁有怎樣的力量。
所以,這次的事情,楚修言被百姓放棄,并非是百姓的悲哀,也不是楚修言的悲哀,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不管是百姓,還是楚修言,都是這一出鬧劇中的受害者。
而造成這一切的,是他們自己。
百姓們畏懼于去了解,楚修言們不愿意去解釋。
“受教了!”
從楚修言這里得到了答案,盡管這答案存在著片面性,但卻是讓福寶找到了看清真相的方向。
“德福縣主,關于那兩個問題,可以說說你的選擇嗎?”
在回答了福寶的問題后,楚修言也趁機問出了他的疑問。
“這個,我不選啊!”
看在楚修言還算是一個好官的前提下,福寶也就沒有繼續折磨他。
“不選!”
楚修言愣了下,心里卻是有些糾結,這算什么回答?
但他心中的糾結只是持續了片刻,他就瞪大了眼睛,在剎那之間明白了福寶的意思。
對啊,為什么要選?
假設的問題,有必要去選擇嗎?
退一萬步講,真的遇到了這樣需要選擇的時候,人的本能會在第一時間做出選擇,根本就不需要去糾結。
因為,在那千鈞一發之際,你是不可能去理智思考權衡得失利弊的。
“縣主高見,在下受教了!”
楚修言向著福寶行了一禮。
到這一刻,他總算是明白福寶為什么會在他第二次威脅她的時候看,直接掀了桌子。
因為,福寶沒有按照他的限定條件去選,而是直接掀了桌子。
條條框框,限制的永遠是守規矩的人,而那些不講規矩的人,他們的眼里沒有規矩,你定下的規矩,沒有限定了對方,反倒是把自己給框在了這規矩之中。
這一次,自己輸得不怨,真的不冤。
“縣主想知道夜鶯的什么,盡管開口,在下會信守承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愿賭服輸!
楚修言在這一點上,可是很講究的。
當然,按照他剛才的領悟,他其實可以反悔的。
可若是真的反悔了,那么,他就不再是楚修言!
大丈夫處世,有所為,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