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凡見陳永亮點頭答應,這才開始翻譯了起來。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盤子雜亂一片。大家互相枕著墊著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已經露出白色的曙光。”
和上次一樣,蘇小凡依然沒有一點停頓,速度均勻地,把整篇文章翻譯成了白話文。
一開始大家還豎起耳朵在找有沒有翻譯錯的,但到了后來,大家都感覺到了不對勁。
按理來說,就算全都理解透了,但在翻譯的時候,也應該會有一個過程的,很難做到通篇下來沒有一點停頓,簡直就像已經背得滾瓜爛俗的白話文課本一樣……
可是誰會吃飽了撐著,背完了文言文,還會再背一遍翻譯過來的白話文?
不止是同學們感覺到了,陳永亮也同樣臉色變得有些凝重,顯然也被蘇小凡的表現,給小小地震驚了一下。
這……
難道蘇小凡知道今天上課復習這篇文章,所以昨晚特意下了功夫?
如果是這樣,他倒確實誤會他了。
想到這里,陳永亮在全班人的目光中,點頭說道:“《三國志》有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今日蘇小凡同學,倒是用活生生的例子,反過來教育了一番陳某。”
說著,他朝著蘇小凡深深地鞠了個躬。
“我陳永亮現在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為之前的失禮,向你賠個不是!”
所有人頓時都愣住了。
過了片刻,不知是誰帶頭鼓了掌,整個教室很快便掌聲如雷。
就是不知道這是為陳永亮作為老師,愿意放下臉面當眾低頭認錯而鼓掌,還是為蘇小凡的表現而鼓掌。
蘇小凡也不禁對陳永亮有些刮目相看。
這老師雖然平時文縐縐地,感覺有點裝,還有些尖酸刻薄,向來瞧不起他們這些學習成績差的,但今天看來,他倒也不是沒有優點。
掌聲停下后,陳永亮又開口說道:“蘇小凡同學應該是昨夜把書帶回家中復習了吧?”
說完,他又用目光掃視了全班一眼,說道:“下了晚自習,還把書帶回去看,可見蘇小凡已經開始進入高三該有的狀態了,同時也向我們證明了,只要肯用功,就沒有不可雕的朽木!”
大家頓時表情肅然,知道陳永亮是在提醒他們別松懈了。
見學生們都這么上道,陳永亮滿意地點了點頭,又看向蘇小凡說道:
“蘇小凡同學愿意努力,老師也感到很欣慰,但希望你也別看得太晚,要注意勞逸結合,如果累得連書都忘記帶了,學習的效率又怎么能高呢?”
蘇小凡頓時有點哭笑不得點了點頭……
沒想到陳永亮已經在心里幫他把事給圓了。
“好了,你坐下吧,我們繼續上課。”陳永亮對蘇小凡點了點頭后,拿起了課本說道,“現在翻到第34頁,課后練習第三題,體會下面文中所描繪的景色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