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半天,計云放下文件,也是臉色嚴肅,兩個人一時都沒有說話。
目前在山西,中國方面主要有三支軍隊和日軍對峙。
一支是紅黨的部隊,為堅決抗日,擋住日軍西進的步伐,八路軍從陜西過黃河,進入山西,在黃河以東,同浦路以西的廣大地區,依托呂梁山脈,建立了晉西北根據地。
一支是原山西省主席閻錫山手下的晉軍部隊,這支部隊原本實力雄厚,可是在抗戰初期損失慘重,目前駐守在晉西地區,地盤很小,兵力有限,實力相對弱小。
最后一支就是國黨的中央軍,他們扼守在晉南的中條山脈,這里也是由**重兵把守,在黃河以北的最后一條防線。
在戰爭初期,日軍攻占大半個山西,兵鋒銳利,占領太原后,順著汾河流域一路南下,國黨為防止日軍南下渡過黃河,威脅中原地區,便調集重兵,派遣了近三十萬精銳部隊進駐晉南中條山脈,擋住日軍的進攻,并依托險要的山勢構筑堅固陣地,把諾大個中條山變成一座堅固的城堡。
中條山背臨黃河,橫亙于山西南部,東接太行山脈,西連稷山,長三百余里,寬一百余里,為屏障豫、陜,保障西北的戰略要地。
日軍一直視中條山根據地為心腹之患,如果能夠占領此地,就等于即占據了南進北侵的橋頭堡,南下可以渡黃河,進攻隴海,侵奪河南等中原腹地。
北上又可以和其在山西的主要占領地相連接,解除心腹之患,改善華北占領區的治安狀況,所以,中條山地區被中日雙方都視為關系安危之要地。
為此,在之后爭奪戰中,華北日軍調集了四個師團的龐大軍力,從三面進攻中條山根據地,企圖打開這道黃河北岸的防線。
可是盡管日軍的攻勢猛烈,戰斗打到現在,已經有六次大規模的進攻,但國黨軍隊實力雄厚,并占據有利地勢,拼死抵抗,雙方在這片戰場上進行了極為殘酷的拉鋸戰,各自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結果日軍每一次都是碰了個鼻青臉腫,慘敗而回,為此國黨高層曾經自豪地把中條山戰線,稱為中國的“馬奇諾防線”。
但是日軍并沒有死心,仍然調集重兵,包圍了中條山,并試圖組織新的進攻,不拿下中條山,誓不罷休!
面對這種情況,國黨部隊當然也是嚴陣以待,把守各處要塞,時刻防備日軍的進攻,而這份調查報告里面提到的濟源和孟縣兩地,正是日本軍隊由東向西,進攻中條山戰區的重要關口。
可以想象,已經洞悉**東部防線虛實的日本軍隊,下一次大舉進攻的路線一定是中條山軍區東部防線上的濟源和孟縣兩地。
以這兩個關口為突破點,便可以一路西進,由濟源進占封口和邵源,由孟縣進攻官陽,直搗軍區指揮部,整個中條山防線將會徹底摧毀,情況非常的嚴峻。
所以許誠言和計云都是被這份調查報告給驚到了,好半天,計云才蹦出一句:“一定有內鬼!”
“是有內鬼!”
許誠言贊同的點了點頭,日軍的偵查人員就是再厲害,也不可能接觸到這樣機密的情報,只能是通曉內部機密的人,才能敘述的這么詳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