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這轎子是浙東那民間嫁娶的轎子樣式,你們漢人嫁娶不是還有鳳冠霞披嗎?”
“本王聽說你們漢人有個傳說,宋徽宗曾經下旨浙東女子盡封王,她們出嫁的時候,可以享受半副鑾駕、半副鳳儀的特殊待遇,轎上可雕鸞畫鳳的待遇。”
胤禛的語氣頓了頓。目光掠向那頂花轎。
“本王記得年氏之祖母,似乎就出自浙東望族~”
胤禛甚至已經替年遐齡想好了無懈可擊的借口。
“王爺,奴才今日來是有要事!”
年遐齡顧不上那讓人瞠目結舌的花轎了,將來意一五一十的告訴雍親王。
他覺得王爺定不會荒唐的相信那些道士的胡言亂語。
加上年糕已經屬意十四阿哥,雍親王又如何會不計前嫌的施以援手,于是忙不迭開口祈求。
“王爺,奴才四十好幾得了這么個老來女,奴才已經白發人送…”
“好!”
“奴才求…哈?”年遐齡以為自己聽錯了,沒想到王爺竟然一口答應了。
“百家衣拿來!速去速回!”胤禛見年遐齡還站在那發呆,于是開口催促道。
年遐齡從身后的包袱里取了一件打滿補丁的百家衣。
雍親王甚至連眉頭都不皺一下,徑直換上那破破爛爛的百家衣。
黑袍道人,胤禛心想定是那該死的魔尊,他既是想羞辱他,讓他穿乞丐裝挨家挨戶乞討百家米,那就讓他如愿吧。
怕什么?反正再丟人現眼泯滅良知的事情他都做過。
年遐齡此時還覺得如夢似幻,領著王爺上了馬車,一路狂奔來到京郊農村。
這百家米不好討要,大師說的百家米可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剩飯。
而是百姓給乞丐施含時,將米倒進乞丐帶來的布袋里,又從乞丐的米袋中抓回一小抓米,珍藏起來。
遇到家里孩子有病時,煮粥喂之,民間認為這是“功德米”,即做好事的米,借眾人的功德,可祛病免災。
若能請來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夫妻恩愛,兄弟姐妹和睦相處,有福氣的全福老太太烹煮百家米,更能消災彌禍,驅邪避兇。
無邊絲雨細如愁。
南郊的村子里,一老者領著自稱是他女婿的年輕男子,穿著百家衣,給他閨女挨家挨戶討要百家米。
大姑娘小媳婦本不想將珍貴的百家米給陌生人的,可卻都沒出息地淪陷在那家女婿的俊朗不凡中。
乖乖,許多人這輩子都沒見過如此芝蘭玉樹的男人,最后就像著魔似的,心甘情愿地將百家米奉上。
接過百家米,穿著粗布麻衣的胤禛不忘回之以淺笑感謝。
而年遐齡則跟在王爺身后,每討一家就用紅頭繩打個平安千千結。
年遐齡看著高貴的雍親王為了年糕,竟然對那些出言不善的刁鉆市井小民低下頭顱,心內五味雜陳。
從前總覺得四皇子不近人情,可如今…
年遐齡暗暗決定,年家的掌上明珠若要嫁人,雍親王定是不二之選。
與此同時,十四阿哥卻對那些神棍謊言嗤之以鼻。
胤禵猜想定是有人想要整他,所以才想騙他穿乞丐的百家衣沿街討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