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胤禛的后背已經被冷汗打濕,若那本冊子還在他手里,今日被朝臣舍命彈劾的皇子,就該是他了。
....
朝堂上的消息自然傳回了王府,年瑤月聽見八爺被康熙爺申飭的消息,頓時輕嘆一口氣。
如果當時知道四爺是在演戲,故意讓他自己被關進宗人府里躲避是非,年瑤月說什么都不會對八爺下狠手。
八福晉芷晴定會著急死的,就像當初她為了營救四爺,做出了許多不計后果的事情來,如今想來,是真的太魯莽了。
朝堂上的消息一件件傳來,墻倒眾人推,沒想到這時候那些來趕考的江南舉子們不知道從哪兒得來的消息。
竟然在國子監門口游行示威。擁護八爺為太子人選。
要知道大清曾經強制漢人“剃發易服”。
而這項規定在執行過程中卻充滿了血腥,無數漢人在反抗中遭到毒手,滿漢的仇恨也就此越來越深。
漢人中有骨氣的讀書人,對滿清更是十分仇恨。
在如此的背景下,胤禩在漢人中口碑極佳,這不是捧殺嗎?
多疑的康熙爺一定會認為一旦胤禩繼承大統,滿清打下的江山可能會在胤禩的統治下被漢人同化。
大清的根基可能因為漢人對政權的參與不再牢固。
今日之后,八貝勒胤禩不論多么優秀,也不會是儲位的繼承者。
他在漢人中良好的口碑在康熙眼中就是繼承皇位最大的阻礙。
“主子,宮里傳來消息,說八福晉入宮給八爺求情了。”柴玉將最新得到的消息稟報年主兒。
“啊!芷晴好糊涂啊!”
年瑤月頓時惋惜道,所謂關心則亂,芷晴不知道她去求情只能是火上澆油。
八爺這些年來為何無論表現的多優秀,卻依然只是個貝勒爺。
其實原因很簡單..簡單的讓人覺得很絕望..
眾望所歸的八賢王,已經快三十歲了,膝下卻依然單薄,只有一子一女,且都是庶子庶女。
嫡福晉郭絡羅氏無所出。
古代孩子的成活率本來就不高,就算在錦衣玉食的皇族,孩子生下來能活一半都是老天爺保佑,誰能保證八爺的唯一庶子能長大成人?
可八福晉和八爺卻屢屢婉言拒絕宮里賜的女人,就算勉強接受,那些女人們大多落得個紅顏薄命的下場,更別提有喜的消息。
康熙爺最痛恨皇子們是癡情種子,因為康熙爺的皇阿瑪順治爺就是為了個女人拋妻棄子,最后還為了個女人丟了命。
所以癡情種子八爺為了嫡福晉郭絡羅氏,連子嗣都可以不要,康熙爺根本就不可能會考慮他為儲君。
作為皇帝,為皇家開枝散葉,子嗣不求多,但至少也要有個三五個吧,否則將來若有個好歹,皇位不就落到旁支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