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功看著萬歲爺臉上贊許欣慰的笑容一閃而逝,心中驚詫不已。
萬歲爺在選擇四皇子和十四皇子之間的天平搖擺不定多年。
在這一瞬間,梁九功看出懸而未決的儲君人選,終于塵埃落定。
此時小太監送來了新的折子。
梁九功將折子遞到萬歲爺手里,可康熙爺才掃了兩眼,就氣的面色鐵青,不住地咳嗽起來。
“逆子!這些逆子!朕都還沒死呢,這些混賬玩意就著急的開始兄弟相殘了!”
康熙帝氣的捶胸頓足,將手里那份奏折摔到了地上。
梁九功匆忙俯身將那折子撿起來,趁機掃了一眼,頓時駭然。
翰林院檢討朱天保上疏請復立胤礽為皇太子。
這,這哪兒是想真心的奏請復立太子啊,這是想讓太子爺惹怒康熙爺。
這朱保天,曾經是八爺的門人,如今包括八爺在內的幾個皇子,暗地里都在默默地支持十四爺呢。
這若非八爺他們想聯手坑十四爺,那就是十四爺默許的舉動。
但不管是哪一種,這幾個皇子都已經徹底的激怒了萬歲爺。
于是第二日,朝堂上掀起了血雨腥風、
康熙爺當面訓斥翰林院檢討朱天保以其知而違旨上奏,實乃不忠不孝之人,命誅之。
同一日,康熙爺下旨命皇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進軍青海。
命翰林、科道官入值。命皇七子胤祐、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祹分理正黃、正白、正藍滿蒙漢三旗事務。
沒過多久,康熙爺又命撫遠大將軍胤禵駐師西寧。
轉眼就到了祭祀祈福吃胙肉的時候。
每年冬至,康熙爺都要去天壇祈福,然后將祭祀祈福的胙肉賞賜給王公大臣。
說到底,這塊肉就相當于沒放酸菜沒放蒜泥的白肉,十有**還是涼的,色香味俱不全,但意義重大,吃掉的可能性遠比扔掉大。
能領到這塊肉,味道好不好吃在其次,那是身份的象征。并不是誰想吃就有的吃的,必須得達到一定的品級才會被賜胙。
胙肉無滋無味還不太爛,實在是不容易讓人有胃口,而且用白水煮的還不大熟,還帶著血水,很油膩,大冬天的,每年四爺吃了胙肉,回來就要鬧好幾天肚子。
可四爺這傻男人就是軸,竟然每回都堅持吃光那胙肉才回來。
關于吃胙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許多人都投機取巧,研究出了許多能讓自己咽下胙肉的法子。
著吃胙肉的習俗,除了因循舊例,皇帝也是為了考驗他們的吃苦能力,提醒他們不要忘記祖先在白山黑水中度過的那段苦日子,一塊肉你們都不吃?
還能指望你們在困難面前頂上去?
但大家從胃口這方面實在是內心拒絕的,于是在賜胙的過程中作弊花樣百出。
距離皇帝近一點的大約會掏出一塊餐巾紙,毫無疑問是特殊處理的,里面含有大量鹽分。
距離遠一點的懷里揣的是鹽粒或是醬料包就不得而知了。
比如先用宣紙等材料做成紙包,泡在醬油醋等料湯里風干備用,然后進宮吃肉的時候,把料包放在自己碗中的肉湯里。
味道為之大變,不僅不再難以下咽,反而發現味道還很好吃。
后來流傳出宮,在民間廣泛推廣,形成砂鍋居的招牌菜砂鍋白肉,還有咱們經常吃的“蒜泥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