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爺駕崩之日,德妃烏雅氏就開始不吃不喝,說要給康熙爺殉葬。
最后逼得四爺與她一塊不吃不喝,說要以身相從,追隨皇額娘去九泉之下見皇阿瑪,烏雅氏才勉強收斂不作妖。
四爺在百忙之中,每晚都要親自過問照料德妃起居的奴才,才安心。
原本打算和四爺一塊去探望德妃的,可四爺忽然又接到了什么加急密報。
于是年瑤月坐著肩輿來到德妃的永和宮里。
才踏入永和宮內,就聽見里頭傳來摔東西的脆響。
“放開本宮,本宮要給先帝爺殉葬!別攔著本宮!”德妃烏雅氏虛弱嘶啞的聲音傳來。
年瑤月信步踏入寢宮內,就看見烏雅氏正在與幾個宮女推搡。
“德妃娘娘!古往今來有哪個親娘看到兒子做皇帝不是歡天喜地的?萬歲爺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怎么就讓他遇上你這么個額娘?你是嫌你兒子在政敵口中的談資不夠豐富么?”
年瑤月扶著肚子破口大罵,真是忍了德妃很久了。
“先帝那么多妃子都沒人殉死,就您和大行皇帝感情深?哦!您兒子做皇帝了,轉頭您殉葬了,讓您兒子的臉往哪擱?有你這樣坑兒子的額娘么?”
烏雅氏被年氏這兇神惡煞的語氣給嚇愣了。
此時頓在那一動不動,這還是頭一回有人敢指著她鼻子破口大罵。
年瑤月將烏雅氏眼里的震驚和錯愕盡收眼底。
想起四爺登基那日所受的屈辱,年瑤月胸腔都被刺得生疼。
新皇帝在舉行登基大典之前,應該先去給皇太后行禮,然后再到太和殿,接受大臣的朝拜。
但禮部把這些禮儀流程報給烏雅氏后,德妃拒絕接受四爺的行禮。
她的理由非常牽強,說是正值先帝喪期中,讓她穿著朝服接受皇帝行禮,于心不安,讓免去行禮一項。
解決了行禮的問題,又遭遇遷宮的問題。
烏雅氏的寢宮是永和宮,按照慣例,四爺繼位了,她就要搬到皇太后居住的寧壽宮去住。
寧壽宮是康熙帝為嫡母孝惠皇后修建的寢宮,是太妃殿里最敞亮最奢華的。
可烏雅氏面對四爺的懇請,卻堅決不遷宮,就是不去寧壽宮。
無可奈何的四爺在繼位大典時,只能去永和宮給烏雅氏行禮。
新皇帝即位都要尊崇母后,給皇太后上徽號以示尊崇,這也是大清朝的慣例。
四爺自然不例外,準備給德妃上徽號“仁壽”時,又被烏雅氏拒絕了,她以先帝還沒有入葬為理由,拒絕雍正帝給她上徽號。
放眼整個清朝,從來沒有先帝不入葬,皇太后就不能上徽號的規定,烏雅氏拒絕的理由還是太牽強。
這樁樁件件讓人寒心的事情,簡直讓年氏覺得眼前的烏雅氏有些陌生。
記得年少時,四爺剛回到德妃身邊的時候,她也曾想對四爺彌補缺失的母愛。
可為什么德妃厚此薄彼,一定要在四爺和十四爺這對親兄弟之間做出抉擇。
可憐的四爺,他永遠都是被德妃放棄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