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雅氏盯著那碗藥若有所思,忽然冷笑一聲,抬手將那碗藥打翻在地。
“別做這些沒用的,將小十四召回紫禁城給哀家侍疾,哀家不吃藥也能痊愈!”
她就不明白了,為何如今胤禛當了皇帝,還要將小十四放逐在西北那種苦寒之地。
“來人,再去煎一碗藥來~”胤禛耐著性子吩咐道。
太后宮里的奴才們都知道太后的脾氣,所以通常煎好幾碗藥備著,以備不時之需。
蘇培盛親自取來一碗藥呈到太后床前。
胤禛接過那碗藥,正要繼續替皇額娘嘗藥,卻她一把奪過,咕嘟咕嘟的將藥悉數灌進嘴里。
“好了!退下吧,哀家要歇息了!”烏雅氏將空碗丟回托盤里,不耐煩的說道。
感覺到胤禛已經離開,烏雅氏忽然著急的坐起身,眼睛一瞬不瞬盯著地上的碎裂碗盞出神。
只要胤禛病一場,她就能以皇太后之尊垂簾聽政,到時候一句話就能讓小十四回京。
他當不上皇帝,當個攝政王總不過分吧。
到時候兄恭弟友,定能將先帝爺交托的江山治理的井井有條,她也能不愧對先帝爺的囑托。
胤禛只是病一場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
年瑤月沒想到翊坤宮修繕事宜最大的阻力竟然來自四爺。
原來內務府擬好的許多修繕方案都被四爺駁回,年瑤月知道四爺在拖延時間。
于是一咬牙,當日就讓瑾玉道宮外請來了一百個匠人修繕,沒到午飯的時候,就將翊坤宮修繕打掃完畢。
等到胤禛下朝,就發現年氏已經在讓人將東西往翊坤宮搬。
知道拗不過年氏,于是只能讓內務府挑最好的東西往翊坤宮搬。
得到萬歲爺指令,素來摳門的內務府大總管年希堯頓時精神抖擻,他將早就擬好的清單取出來,鉆進庫房親自去挑東西了。
什么翡翠玉白菜,碧璽寶石樹,西洋的琺瑯八音自鳴鐘,吳道子真跡,甜白釉花瓶,都讓人送去翊坤宮了。
反正什么最稀罕,什么最貴最好看,年希堯就撿著什么搬。
翊坤宮本就奢華,此時被這些珍奇異寶填滿,更是富麗堂皇。
就這樣,四爺還覺得不夠,準備將翊坤宮后頭的偏殿擴大到御花園附近,說方便她遛彎。
在封妃大典前幾日,四爺還下令將年氏一族一百七十余丁,由漢軍鑲白旗抬入鑲黃旗。
幾日后,封后大典與后宮嬪妃的封妃大典在前后日舉行。
冊封大典又跪又拜的,年瑤月懷著四爺登基后的第一子,自然金貴的很,所以四爺特地免了這些繁文縟節。
只讓她待在翊坤宮里接受公主王妃命婦俱行禮的禮儀。
除了皇后,后宮嬪妃唯獨她有此殊榮。
那些有身份的朝廷命婦宗姬們一個個都是明眼人。
旁的嬪妃可以不放在眼里,可對待年貴妃,幾乎一個個都是畢恭畢敬謙卑到骨子里了。
在翊坤宮里忙活一整日,年瑤月將厚重的貴妃吉服換下來。
今日封妃大典后,敬事房就開始將嬪妃們的綠頭牌送到養心殿給四爺翻牌子了。
所有人都在翹首以盼,萬歲爺會第一個翻誰的綠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