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說!太上老君有沒有說關于朕的事?朕什么時候才能回到天庭?”
驚訝過后,趙佶的第一反應便是兩連問,然后盯著趙桓的臉等待答案。
只要趙桓有一絲的猶豫,趙佶就會再次懷疑他。
不過這個問題趙桓是有答案的,他敢用神怪之事來說服趙佶,又怎么可能想不到趙佶會問這個問題呢。
所以趙桓毫不猶豫的給出了回答:
“老君說,紫薇星如今暗淡無光,主被奸邪侵蔽;而且父皇求道之心不誠,人間百姓也沒有充分沐浴皇恩,所以父皇可能還要在人間多待一些時日,少則是十年八年,多則三五十年,一切不僅要看天意,也要看父皇自己!”
“什么?”
趙佶呆坐當場,如遭雷擊。
無論是十年八年,還是三五十年,對他來說都太漫長了,他恨不得現在立刻馬上上天。
可恨!竟然還要在人間那么久!
不過,太上老君既然借自己兒子的口給自己了警告,那么想必就不會差了,自己再急也沒辦法。
而且,他隨即又想起來趙桓說的那兩個詞:奸邪侵蔽和道心不堅!
“奸邪侵避如何說?道心不堅又如何說?”
曾經有不少人用“奸邪侵避”四個字,想借助皇權打壓異己,趙佶很想知道趙桓是不是想借機除掉趙楷楊戩等人,如果是那樣的話,趙桓的話可信度仍舊值得懷疑。
“奸邪侵避,是說遼、金、夏、大理;道心不堅,是說父皇沒有為修道付出全部,而是有所保留,所謂心不誠則不靈是也!”
趙桓侃侃而道。
為了想辦法說服趙佶,他已經想了一路子,趙佶可能問到的各種問題趙桓都再三經過了推演,確定有沒有問題才敢冒險入宮。
果然,趙佶聽到了趙桓的兩個答案,再次對趙桓開始相信起來。
滅掉遼國,是趙佶最終極的夢想!
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大功,這是從太祖和太宗時代開始,所有大宋皇帝最大的目標,榮譽僅次于開國,足以讓他成為歷史上的一代圣君!
可是,他無力去北伐啊,童貫幾次打遼國都不勝!
嗯?
趙佶看了看趙桓……
“沒錯!”趙桓笑道,“老君傳給我軍事之能就是為此,只要父皇信的過孩兒,十年內定然攻滅遼國,祝父皇早日恢復天帝之位!”
趙桓說得慷慨,趙佶卻并沒有因此而釋然,而是再次問道:“你當真懂軍事嗎?”
趙桓道:“此次攻打梁山,父皇和滿朝文武不都以為兒臣輸定了嗎?既然如此,何不拭目以待?”
“當然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且手中無兵不行,我只求父皇能把劉延慶和劉仲武撥給孩兒!”
“劉延慶?劉仲武?他們是誰?”
“一個總管,一個節度使!”
“那就就調給你!”趙佶想也不想,直接痛快道:“只要你能收服梁山賊寇,朕就讓你帶軍……日后依功勞升賞你軍權,決不食言!”
“多謝父皇,兒臣一個月內一定掃平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