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辦?難道還要退回去?”
“不退回去怎么辦?剛才來的路上,也沒見能過馬的岔路口!”
“真是見了鬼了,這地方怎么如此難走!”
“若是不難走,這里早就是遼國的國土了,哪里還輪得到咱們!”
“回去吧!我總覺得這里有些不對勁,還是等大軍一起來比較好!”
“說的是!回去吧!”
一群大將的意見很容易達成了一致,傳令大軍后隊變前隊退回偏頭關。
埋伏在兩側山頂上天武軍第三軍的主將卞祥,以及副將鄭彪、伍應星、景德等人一見,立刻升起了狼煙。
不管敵人是退是進,他們都有對策。
若是西夏人不知死活繼續前進,等到他們全部進入亂石路之后,會因為戰馬行走不便而無法繼續在馬上作戰,這時宋軍的步軍便會兩頭堵截,收割他們的性命。
若是西夏人退走,回頭的路還算平整,這時候就不能用步軍堵截了,那樣純屬是去送死。這就必須得用他們最先進的武器——新式火藥了!
兩側山崖上,有大宋石匠鑿出的一個個石洞,石洞里灌滿了新式火藥,并用同樣長度的油繩相連;只要點燃油繩,半刻鐘左右所有的火藥都會爆炸,到時大量的石頭會砸落到官道上,到時這些西夏騎兵同樣要全軍覆沒。
只不過他們的戰馬也很難幸免,這會大幅降低宋軍的戰果;同時,日后這官道清理起來也十分困難。
至于這種方式可不可行,已經完全不必擔憂,因為現在官道上長達幾里的碎石路,就是他們的試驗品。
此刻狼煙燃起,長達五里的石頭山上同時點燃了油繩,隨后山上的宋軍立刻撤離。
西夏五萬騎兵,綿延兩三里,軍令從頭傳到尾,剛好用了半刻鐘。
當最后面的軍士調轉馬頭準備向西奔回時,兩側的石頭山幾乎同時炸響,大大小小的石塊向下滾落,最終砸進最底下的官道,官道上立刻一片人仰馬翻。
響聲過后,亂石滾落完畢,卞祥等人帶著天武第三軍從山間沖出,開始收割西夏人的性命。
這一場埋伏戰,使得近六萬西夏騎兵,只有不到五百人逃回偏頭關;而等這四五百人追上李良輔時,天色已經黑透,剛巧李良輔也接到張五郎的求救。
得知六萬騎兵全軍覆沒,李良輔如遇驚雷。
得知偏頭關有強敵埋伏,李良輔全身冷汗如漿。
身為一名久經戰陣的大將,終于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自己太想當然,而敵人卻比自己想象的要厲害得多。
自己想當然以為宋軍的主力不在并州,并州是空虛的,誰知偏偏遇到了大軍埋伏;
自己想當然以為是己方偷襲偏頭關,誰知敵軍早就料到了自己要來,已經布好了口袋;
自己想當然以為宋軍戰力遠不如西夏,誰知宋軍竟然有了新式武器,殺傷力巨大……
還沒見到敵人,將近六萬騎兵就全部喪失,張五郎的一萬多將士恐怕也跟著要完,如此一來二十萬大軍,十停里面直接就去了三停半,剩下的還都不前不后被堵在了偏頭關和寧武關之間。
后方的糧草是肯定過不來了,大軍攜帶的糧食最多只能維持三天,丟失了戰馬連殺馬而食都不可能……
這場仗,自己一方有一半幾率要全軍覆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