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侄,你所治何學?”
這是問江小白看過什么書籍,學習過什么。
聞言,旁邊的皇甫嵩笑了:“伯喈啊,帥之他家境貧苦,能活下來就不容易了,他何曾有過所學。”
“沒讀過書,那可識字?”蔡邕問道。
還沒等江小白說話,蔡邕就自問自答:“是我糊涂了,想來你是目不識丁的,也罷,日后你就跟著我學,我教你識文斷字。”
“世伯,其實我自讀過幾本書,倒也認識幾個字。”江小白說道。
“那你認識哪幾個字?”
蔡邕好奇的看著江小白,聽著他的話,江小白的臉立刻就黑了。
江小白:“???”
這老頭過分了啊!
旁邊,皇甫嵩提議道:“不如這樣,帥之,你作詩一首,伯喈在詩詞方面的造詣頗高,也可為你點撥一下。”
“甚好。”蔡邕笑道。
“那我就獻丑了。”
江小白眼珠子一轉,開口誦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寒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這詩一出,皇甫嵩立刻就驚呆了。
“好詩,好詩啊,帥之你吟的一首好詩啊!”
皇甫嵩不僅行軍打仗厲害,也有不俗的文學素養,他能聽出來江小白的這首詩極妙,那句寒風滿洛城,不正是眼下的景象么。
時值冬月,洛陽城晚間彌漫著寒風。
“確實是好詩,不過……”
比起皇甫嵩的激動,蔡邕要顯得淡定的多:“賢侄,你這詩倒是不錯,但給老夫的感覺很怪,很別扭,乍聽起來沒問題,但仔細琢磨卻有不少不通之處,寒風和楊柳能共存否?”
“寒風是冬日之風,楊柳是春日之景,二者很違和啊。”
蔡邕不愧是文壇大家,瞬間就找出了這首詩里的漏洞,而他直接指出來,就讓江小白很尷尬。
但是江小白怕過誰啊!
以江小白不服輸的性子,豈能就這樣善罷甘休。
“沒關系,我詩多,世伯你隨便挑,總有一個你能滿意。”
說著,江小白開始吟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蟾蜍蝕圓影,大漢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隨著江小白一字一句的開口,蔡邕聽得目瞪口呆,他先前之所以指出來問題,就只是簡單的糾正一下而已。
蔡邕沒想到江小白如此較真,竟再度作詩,且這詩擺明了是江小白對昏聵的東漢朝廷所作。
“好一個蟾蜍蝕圓影,大漢夜已殘!”
蔡邕驚喜的看向江小白,像看一件寶貝似的,江小白沒有名師授業,便能有這份文采,若是加以雕琢,前途不可限量。
這一刻,蔡邕終于知道皇甫嵩為何如此喜歡江小白,為何會把這少年當成接班人栽培。
這少年,是塊璞玉啊。
稍加打磨,就能綻放出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