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升四歲讀私塾,學習三字經、百家姓、論語、孟子。他六歲入廣州第一小學,今年八歲,赴美之前是廣州一小的二年級學生。
李沖于1921年年底赴美,他跟夫人、孩子兩年未曾見面,此番相聚,自是其樂融融,幸福溫馨。
隨后幾日,李沖帶著夫人、兒子游玩紐約,李康平不去打擾,讓他們一家三口盡情歡樂。
一家三口玩的差不多了,李康平單獨與李沖商討李家的私事。
“阿炳正處合適學齡,應安排阿炳在美之學業。”李康平建議道。
李康平的意思是嫂子、侄子既然來了美國,那就在美國長期居住。八歲的孩子處于學知識的黃金期,阿炳玩了幾天就該收收心學習知識了。
“康平,你我皆居美國,如何照料義父及夫人?義父斷然不肯赴美,義父不來,夫人必不來。難道你我從此以后與廣州老家只能以電文或書信聯系?義父、夫人年歲漸高,我等無法服侍身邊,他們豈不凄涼?”李沖顯得擔憂。
有些話李沖不可以講出口,但他很想這么說,萬一老爺子、夫人身體抱恙,而我倆遠在美國,怕是連最后一面都見不到啊!
李沖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哎,家國難兩全。”李康平輕嘆道,“我預備明年或后年回一趟中國,屆時我當面請示父親,再作決議。總之,阿炳不可整日玩樂,先安排阿炳在美之學業為宜。”
李康平這位叔叔極其重視侄子阿炳的教育。
操辦阿炳在美國的學習事項之前,李康平跟阿炳聊了聊。
阿炳剛來美國的那幾天是很興奮的。
然而今天,阿炳郁郁寡歡。
“康平叔,我不喜這座房子,好生冷清。”阿炳嘟囔著說。
廣州李家大院內住了一堆人,除了李老爺、兩位夫人、阿炳母子之外,還有幾位傭人,以及陪阿炳玩的小朋友。
美國的這棟房子只有一位傭人,并且沒有同齡小孩陪阿炳玩耍,所以阿炳不開心。
“阿炳,你去學校了,便可結交朋友,正如你在廣州讀書時那般。”李康平耐心的說。
阿炳是李沖的兒子,阿炳的教育主要還是由李沖夫妻主管。
李沖來美國兩年了,他對美國也比較熟悉了,他請了位既懂英文又懂中文的美國華人老師在家里教阿炳英文。
且說李康平來到宙斯實驗室,了解電子電視項目的研發進度。
茲沃里金的電子電視團隊目前共有十九位技術研發人員,他們買了些設備、工具、材料,尚未做出電子電視核心元件光電攝像管、顯像管的試驗品實物。
李康平的要求是在今年之內,茲沃里金團隊不必做出光電攝像管、顯像管的實物,但要拿出一套理論上可行的技術方案。
“李博士,你看,其實我們已經做出了一些試驗品,當然了,這些是不符合技術要求的廢品。”茲沃里金指著廢品,向李康平匯報研發進度。
“光電攝像管、顯像管沒那么容易做出有效的成品,我知道這些工作的難度很高,讓我看看你們的技術方案吧。”李康平拿起一件廢品瞅了瞅,隨即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