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長,今天中午伙食不錯,酸豆角燉肉,白花花的大肥肉……”說的人口水都忍不住流下來了。
“你小子,就這點兒出息,沒吃過什么好東西似的。”楊營長笑罵一聲,從勤務兵手中接過一饅頭,剛咬了一口。
他眼珠子瞪圓了。
眼睛余光瞥見走到浮橋中間,一個長衫,戴小圓眼鏡兒,鄉村教書先生模樣的瘦小男人不知道從那里提了一挺輕機槍出來,朝橋頭堡陣地上正在吃飯的**士兵扣動了扳機!
小鬼子!
“敵襲!”
楊營長嚇的魂都飛了,他當兵這么久,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連忙一把將自己的勤務兵摁了趴了下來。
槍聲大作,然后整個過橋的隊伍瞬間亂了起來,幾個看上去像農民一樣的人,也紛紛跟變戲法似的從手推車上掏出武器來,向橋頭陣地發起進攻。
上頭的命令果然沒錯,這小鬼子居然偽裝成難民混雜在真正的難民中搞起了偷襲。
正是選擇了他們中午吃飯的時候,警戒有些松懈。
打了岸頭陣地上的中國守軍一個措手不及,許多士兵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中槍或者直接犧牲了。
若不是楊營長那一聲大喊“敵襲”示警,只怕是隱藏在難民中的鬼子一個沖鋒就到眼前了。
這要是讓這支鬼子敢死隊占領了橋頭堡陣地,那問題就嚴重了。
浮橋還沒有炸毀的情況下,那就等于說幫敵人建好了進攻的便捷通道。
這樣的錯誤,別說處罰了,槍斃了都不過分。
這場遭遇戰,來的實在是太突然了,楊營長一邊組織部隊反擊,一邊迅速的命令勤務兵趕緊向上級匯報。
……
“大哥,你這都研究半天了,有啥收獲沒有?”李孚敲門走進書房。
“沒有,哪兒那么容易有收獲?”羅耀呲牙一聲,這些調查資料,少說經手的人不少于三個,而且經手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
尤其是李海懷,這些資料最終在他手里大半年了,他就沒想過把“文夕大火”幕后的黑手給揪出來?
當然,這個案子已經定案了,責任都被槍斃了,就算有人重新把它撿起來,也不會有人給它翻案。
就算背后有日諜搞鬼,那被槍斃的三個家伙是背了鍋,也是死不足惜。
害死這么多人,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不是他們的責任又是誰的?
推脫不掉的。
話雖如此,但是不是就不需要真相了呢,當然需要,不然怎么對得起在那場大火中屈死的無辜冤魂?
“我也看過調查卷宗和目擊證人的證詞,并沒有什么可疑,就是證據的缺失,這也沒辦法,當時什么情況,一場大火下來,還能留下多少證據?”李孚說道。
“你不覺的這三個起火點很蹊蹺嗎?”羅耀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