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遠鏡內,山腳下一個鎮子,規模看上去的也有幾百戶人家,是不小,青磚碧瓦,炊煙冉冉,雞犬相聞,有一點兒大山深處世外桃源的味道。
但是要過去的話,還真的要走上一段路。
好在距離古道并不是很遠。
這個鎮子依這荔枝古道,應該是古代的某個驛站發展起來的,這很正常,如果古道上沒有驛站,那“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是怎么來的呢?
要知道,為了吃這個嶺南(唐代的嶺南是秦嶺以南,也就是今日的涪陵、山城一帶,這里是產荔枝的),才有了這個荔枝道,六十里就要換馬傳送西京,沒有驛站,那怎么有馬可以換?
只是有很多驛站早已湮滅在歷史里了,保留下來的不多了。
古鎮上突然來了一群人,自然引起鎮上百姓的關注,他們這里顯然很少有外面的人來。
一般來的也都是附近村子或者鎮子上的人。
但對于外面的人并不陌生,他們既然能夠形成一個鎮子,也不是與世隔絕,就是消息方面稍微滯后了一些。
畢竟他們也需要跟外面互通有無的,鹽巴,糖,布匹等等生活物資也需要交換才能獲得。
只是,難得有這樣大規模的“馬幫”過來。
這當然是鎮子上的人誤會了,羅耀他們就是過路的,但并不是馬幫,雖然他們攜帶的東西可不少,但那都不是能交換的貨物。
不過他們的確帶了一些鹽巴之類的生活必需品,但這些不是他們用來交換,或者做買賣的。
而是為了結交當地百姓,到時候,饋贈留下的禮物。
這些大山里的村子,習慣以物易物,銀錢可能還比不上鹽巴之類的生活用品好使呢。
鎮上只有一家客棧,平常沒什么人,這天晚上全部被羅耀一行包了下來。
老板只負責提供住宿,吃飯什么的,需要另行購買米糧,也可以自帶,柴禾錢另算。
一般一兩個客人,直接找老板家搭伙就行了,人多了,老板就提供不了了,老板也養不起廚子和太多的伙計。
客棧沒有那么多房間,但是有兩個大通鋪,主要也是為了那些走古道的“馬幫”借宿準備的,單個的客人很少,只有四五個房間,院子地方倒是不小,還有現成的馬廄,還提供草料。
這就是很好了,他們還可以在這里補充一批草料,也能讓馱馬好好休息一下再上路。
“哥,飯做好了,吃飯了。”羅耀正在燈下筆記本上寫著東西呢,大山里的古鎮沒有通電,只能點蠟燭或者煤油燈,天一黑,基本上都上.床睡覺了,沒啥娛樂生活,造人除外!
“就來,那個跟家里聯系上了嗎?”羅耀合上筆記本問道。
“還沒有,這里信號很微弱,時斷時續的。”楊帆回答道。
羅耀點了點頭,大山里,受山里的磁場以及山峰的阻擋等等因素,接收不到無線電波信號,這也是正常的,何況他們現在身處的鎮子是一塊洼地。
“不用管了,等明天上路后,找一個高一點兒地方,再把電臺架起來跟家里聯系吧,先吃飯。”
晚上吃的是雜糧米飯,還有找老鄉買的野豬肉,野豬肉比較難弄,膻味兒太重,可對于好幾天沒吃上一口肉的人來說,這點兒膻味兒還是能接受的。
何況炮制后,野豬肉還是蠻好吃的,柴火灶燉了兩個多小時了,那真叫一個香。
安排好崗哨,羅耀又去探視了一下楚盈盈,打了一針,又灌了一碗中藥湯后,終于把燒給退了。
大病初愈,沒有胃口,羅耀特意找老板,花錢買了精米,讓人給她熬了米粥。
吃下后,睡過去了。
這心里的石頭總算是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