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又一只羔羊再城內被宰殺,然后運到了城墻上,由生肉逐漸蛻變金黃……
此刻,城墻上,當初由于嫉妒李言而胡亂安排巡查后被侯君集調調到火頭營的吳鼎心生感慨的烤著羊肉。
“誒,我當初是犯了什么傻,李言那么好的一個人,我盡然……”
吳鼎相當后悔自己當初的行徑,一邊看著城外突厥人的悲慘情況,再一邊看看城內將士的生活,吳鼎心中懺悔的情緒就愈發濃烈。
在濃烈的自責情緒下,吳鼎烤羊肉的動作愈發兢兢業業,誓要以行動懺悔自己當初的罪過,讓豐州將士吃上烤的正好的羊肉。
“吳鼎!烤的不錯,甲營的弟兄們很喜歡你的手藝!”
“是,感謝伙長培養!”
……
風輕輕一吹,頓時把城墻上烤羊肉的味道帶到了突厥人的臨時營帳處。
嗅著這種往日里極其熟悉的味道,幾乎所有突厥人都艱難的咽了口水,然后憤懣的怒咬了一口干糧。
“都怪首領,要不是當初他賣了部落里那么多羊,我們怎么可能淪落成這樣。”
“就是啊,若是那些羊還在……”
“誒……”
很多人的心里都生出了埋怨的情緒。
他們顯然沒有考慮過,就算部落里的牛羊充足,也依然會在冬日里凍死大部分。
歸根結底的說,突厥人身為游牧民族并不具備給牛羊建造御寒建筑的條件。
李言當初為了防備雪災,可是早早的就令人宰殺了部分羔羊制成了臘羊肉,而剩下來的一些羊更是養在了臨時建造的建筑中保暖維持生息。
在雙方將士完全不對等的生活條件下,兩種不同的情緒開始出現。
豐州將士對李言生出感恩之心,同時堅定了誓死保護豐州的決心。
而突厥人則是不同,濃郁的埋怨情緒在軍中埋下了種子,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家首領,同時更是在抱怨那三大部落之人把他們當成了炮灰。
最可怕的是,在突厥人的臨時營帳中,三大部落的人正在進行著一種愈發激化這種矛盾的行為。
此刻,三大部落之人的口糧尚且充足,他們的身上甚至還帶了一些風干的牛羊肉可以改善飲食。
反觀那些小部落,他們連干糧都已經嚴重不足,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不遠處的同胞,渴望著他們能看在大家同屬突厥的情況下分上一些食物。
只可惜,同情永遠是草原人最難以誕生的情緒。
他們只講究弱肉強食,既然小部落的人沒本事獲得食物,那就自己餓著去吧。
要是明日還是沒有食物,那就乖乖的當炮灰去吧!
沒有人在意小部落人的死活,他們只是默默的藏好了自己攜帶的風干牛羊肉。
“該死的大部落!”
“真羨慕豐州的唐人啊……”
“我也想吃羊肉……”
小部落突厥人默默的哀嚎,無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