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近來的稅收,其實還是來自于各道、州、縣的常規農稅、商稅。
土谷渾和薛延陀兩國顯然是看清了這一點,認準了大唐近期不可能有大軍出征的力量,這才會表現出如此囂張的態度。
“誒,王德,宣李靖前來見我。”
李世民頗有些無奈,只能喊來李靖,商量一番國事。
沒過多久,李靖入宮,見到了李世民。
“臣李靖,見過陛下。”
“免禮。”
“土谷渾和薛延陀并不愿稱臣納貢、不愿賠償大唐此戰損失,藥師你怎么看?”
李世民直入主題,一邊提出了問題,一邊將鴻臚寺的奏書遞給了李靖。
李靖聞言,眉頭微皺,看完了奏書后,眉頭更是皺到了一起。
“陛下,土谷渾、薛延陀兩國此舉,乃漠視我大唐威儀,我大唐若不派兵討伐,有損大唐威儀。”
李靖的話說的很直白,必須得打!若是不打,那么這兩國必然會越來越囂張,甚至還會影響到周邊其它國家對大唐的態度。
“藥師可有良計?”
李世民自然知道得打,但是他最頭疼的便是該如何去打。
畢竟現在大唐缺錢少糧,根本支撐不了大規模的國戰。
除非能再復制一次年初的北伐,不然一旦戰事發生,大唐很容易出現打了一般,錢糧無以為繼的局面。
“回稟陛下,經過先前一戰,薛延陀的兵力已損三成有余,大唐可派強兵自漠南草原出發,過稽落山,直取薛延陀腹地,若有精兵相隨,必將一戰而定。”
單論戰術而言,李靖的判斷非常完美。
經過了先前一戰,由于李言的突然到場,使得薛延陀大軍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失去了主帥,進而在大唐的反擊下死傷了四萬人以上。
再加上如今漠南漠北皆已成大唐疆土,這就意味著唐軍可以從稽落山、浚稽山、涿邪山三個方向任意地點直入薛延陀的腹地。
與原本的突厥領地交接的稽落山正是絕佳發兵地點,完全可以直入薛延陀的腹地,甚至有希望復刻年初那一戰,直取夷男部,生擒夷男可汗。
“土谷渾呢?”
李世民并沒有繼續深入,而是問出了一個令李靖略顯尷尬的問題。
李靖沉默了片刻后才開口:“啟稟陛下,唐軍難以適應土谷渾氣候,若非數十萬大軍強攻,大唐很難將之拿下。”
李靖說出了實情,土谷渾地處高原,唐軍到那就渾身乏力,若無絕對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大唐絕對不能輕易出兵。
聽李靖說完后,李世民則是仔細的盤算起了大唐的國庫儲備。
由于近期京畿地區日益增多的商稅,以及豐州這個以一介下州之力貢獻了堪比數個上州稅收的神奇州縣,大唐的國庫現在尚且能夠支撐一次中等規模的短期戰爭。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自然會生出心思,想要拿薛延陀來立威。
“朕若是讓你率三萬大軍出征薛延陀,你有幾分把握?”
李世民嚴肅的提出了問題,只希望李靖能給出一個十成的答復。
然而,這怎么可能可十成把握!
須知薛延陀的常備兵力絕對在十萬以上,就算先前的意外使得薛延陀損失慘重,但以三萬大軍去強攻薛延陀,這依舊是以少敵多。
李靖很想問一句,是不是大唐最近以少勝多的戰爭打多了?皇帝膨脹了?
以少勝多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