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個時辰過后,李靖率領的大軍還在休息,而遠在浚稽山脈中的李言卻已經率領著一千五百玄甲鐵騎開始了沖殺。
夷男可汗被李言派人綁在了一顆樹上,并留下了一個十人的隊伍負責看守。
李言自己則是帶著剩下的人趁著夜色沖出了浚稽山脈,直奔距離此地最近的部落殺了過去。
雖然現在活著的俘虜只剩下了一名夷男可汗,但其它俘虜臨死之前也發揮了一番剩余價值,供出了草原上各部的分布。
更夸張的是,先前那名出賣夷男可汗的年輕人還極其“熱心”的給唐軍繪制了一份草圖,希望以此保全性命。
只可惜,李言自始至終就沒打算留下除夷男可汗外的任何一人。
當那年輕人繪制完草圖的那一刻,便是唐軍的屠刀揮動之時,他死的相當絕望。
如今擁有了地圖指引的玄甲鐵騎,目標非常清晰,從近及遠,從大到小,逐一擊破薛延陀部落。
在李言的帶頭沖鋒之下,玄甲鐵騎的第一戰幾乎沒費多大事就成功解決。
一個規模達到上萬人的薛延陀部落在天色剛剛蒙蒙亮之時便徹底湮滅。
“休息一番,白天掃蕩周邊小型部落”
李言的計劃很清晰,即以突襲攻陷的大部落為中心,區域化清除薛延陀的有生力量。
畢竟不管怎么說,薛延陀人可不是當初草原上那飽受雪災折磨,一個個都被套了虛弱負面效果的突厥人。
現在的薛延陀人戰斗力還是相當在線的,為了確保玄甲鐵騎不出現太大的損失,李言才給出了如今的作戰方案。
區域化作戰,盡可能封鎖消息,爭取讓在進攻每一個大型部落時都是突襲作戰,將戰爭成本控制到最低。
采取這種方案,玄甲鐵騎基本上每天都會清除掉一個區域內的薛延陀人。
但消息封鎖是不可能持續太久的,薛延陀各部落之間的交流還是挺頻繁的。
因此,當第四天的時候,唐軍侵入薛延陀,并屠殺了整整三分之一部落的消息徹底傳遞了開來。
如此作戰手段,都不需要李言自報家門,薛延陀人自動就把李言給帶入到了主帥的身份當中。
“不好了!是大唐那個該死的定北侯,一定是他,除了他沒人會這么用兵!”
“薛延陀絕不會完!可汗呢?可汗為什么還不發布命令反擊?”
“可汗帶著各部首領進入了浚稽山脈,但是唐軍似乎就是從浚稽山脈過來的,只怕可汗已經……”
“完了,薛延陀完了!”
“跑!干凈跑!西突厥會接納我們的!”
剩下部落的當前扛把子人物簡單的碰了一面,只用了短短一個時辰的時間便定下了戰略。
總結下來薛延陀的戰略只有兩個字:
跑路!
趕緊跑路!
李言的戰績擺在那邊,沒有人認為李言的實力是憑空吹噓的。
正因如此,薛延陀的所有部落都開始了大遷徙。
他們一路向西,直奔西突厥而去。
他們相信,只要西突厥肯接納他們,唐軍絕對不會追到西突厥的領土上。
如今的西突厥可是一個東西跨度縱橫上萬里的草原王朝,大唐如今絕對沒有長線作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