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眾卿對秦國公的《大唐資本論》還不甚了解,那么今日朝會便先到此結束。”
“王德,宣旨,令秦國公李言,明日于天工學院,再講《大唐資本論》,滿朝文武,務必全數聽講,不得缺席!”
李世民實在是沒什么辦法,只能換一種方式蒙混過關。
自己完全聽不懂魏征他們在討論什么,所以李世民準備明日親自去聽一聽李言的講學,先給自己補充一番,然后下一次朝會再做決議。
至于說聽不懂臣子的討論這件事么,李世民自然是不會表露出來的,他完全把鍋甩給了那群沒去聽學的朝臣。
“魏卿,將你的手稿留下,朕要檢查一番你的水準。”
最后,李世民恬不知恥的截留了魏征的珍貴筆記,想著在明日聽李言二講之前預習一番。
李世民雖然不清楚李言的《大唐資本論》都講了個啥,但是透過朝臣們的反應還是能夠判斷出,這十有**確實是能夠堪比《論語》等經義的頂級著作。
“臣,遵旨。”
李世民拍板定音,滿朝文武莫敢不從,尤其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一眾劃水頭目,更是連忙松了口氣。
他們總算是不用在這場自己什么都不懂的辯駁中煎熬了。
至此,所有人都對這場大朝會的結果表示了滿意。
聽過講學的人可以二刷,加深自己的理解,沒聽過的人也有了補救的機會,不至于錯過未來朝堂的主流思想。
或許今日唯一一個失意人就是那叫做張素的四品官了。
分明天下間剝削民夫的人那么多,但好巧不巧的就是他被魏征給盯上,成為了第一個在朝堂上被扒的干干凈凈的典型案例。
最可悲的是,他做為典型案例,明天只怕還得被李言用各種理論分析一波。
如此以來,他張素怕不是得名留青史,而且還是做為最經典的那個反面教材。
試想,若干年后,和他同時代的朝臣們都被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而他張素還得掛著“大唐資本主義萌芽中第一個遭遇審判的萬惡資本家”的名頭,被記錄在史書上萬世鞭策。
這種感覺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張素越想越覺得前途灰暗,他回到府上后便將自己關進了書房,握著一根白綾靜靜的思考人生。
他這是上吊呢?還是上吊呢?還是上吊呢?
最終,張素還是怕死,沒有上吊的勇氣。
他雖然成為了反面教材,但事情也不是特別嚴重,畢竟他家那張氏造紙坊才開了幾個月,也沒剝削多少銅錢。
民聲差一點便差一點吧,李世民大概也不會因為這件事把他的官位一擼到底,日后就算被李世民發配,但保住一條小命,做一個一般層次的富家翁應該也沒什么問題。
張素只能寄希望于明日李言不要把話說的太狠,否則那才是真正的事情大條了。